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
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
admin
2015-04-23
54
问题
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三第68题)
选项
A、侵害牛某的姓名权
B、侵害牛某的肖像权
C、侵害牛某的隐私权
D、侵害牛某的名誉权
答案
C,D
解析
选项A考查姓名权。本题中网友仅仅是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并没有出现干涉、盗用、假冒牛某姓名的情形,故网友的行为并非侵犯牛某的姓名权,据此,选项A错误。
选项B考查肖像权。本题中,网友仅仅是公布牛某的儿时照片,并没有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使用,故并非侵犯牛某的肖像权,据此,选项B错误。
选项C考查隐私权。本题中,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属于其个人秘密,网友在网站披露的行为侵犯了其个人生活秘密权,属于侵犯隐私权。据此,选项C正确。
选项D考查名誉权。本题中,网民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属于“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牛某的名誉,侵犯牛某名誉权,据此,选项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TQ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冯某借给李某1万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4人是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其中甲出资30万元、乙出资10万元、丙、丁各出资5万元。甲现在准备转让其在该公司中的出资,而公司也准备新增注册资本10万元。则:
林武取得一张北京大同有限公司开出的可背书转让汇票,该票据承兑行是上海虹口区工商银行。林武到青岛出差时不慎将该汇票丢失,立即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经审查后发出催告,公告期为70天。到第80天,仍无人申请权利,该法院于是判决除去原票据上的权利,终结公示催告程
下列民事诉讼中,不属于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地是()。
陈某将自己的轿车投保于保险公司。一日,其车被房东之子(未成年)损坏,花去修理费1500元。陈遂与房东达成协议:房东免收陈某2个月房租1300元,陈不再要求房东赔偿修车费。后陈某将该次事故报保险公司要求索赔。在此情形下,以下哪一个判断是正确的?
某联营企业由两方投资,A方未按联营合同缴足出资,B方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仲裁过程中仲裁庭主持调解,A方同意补缴出资,B方放弃仲裁请求。本案可能的结案方式有:
下列关于证据交换表述正确的是:
装修公司甲在完成一项工程后,将剩余的木地板、厨卫用具等卖给了物业管理公司乙。但甲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并无销售木地板、厨卫用具等业务。甲乙的买卖行为法律效力如何?
甲公司与乙工厂签订买卖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工厂购买钢材50吨,每吨2000元,价款10万元,合同签订后1个月交货、付款。甲公司与乙工厂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下列关于本票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
随机试题
关于暗龙骨吊顶工程纸面石膏板安装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心脏彩超能明确诊断的心脏病有
早产儿,生后4天,反应差,喂养困难,哭声异常,肌张力低,经补充葡萄糖后上述症状消失。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8年)张某有祖传的玉雕一尊,委托德龙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最终被一家文化公司以140万元的价格买到。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操纵市场的行为不包括( )。
下列关于仲裁审理的表述中,符合仲裁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甲乙丙三人一起参加了物理和化学两门考试。三个人中,只有一个在考试中发挥正常。考试前,甲说:“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不正常,我将不能通过物理考试,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我将能通过化学考试。”乙说:“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不正常,我将不能通过化学考试。如果我在考试中
李明、王冰、马云三位股民对A股和B股分别做了如下预测:
其高铁线路设有“东沟”“西山”“南镇”“北阳”“中丘”5座高铁站。该线路有甲、乙、丙、丁、戊5趟车运行。这5座高铁站中,每站恰好有3趟车停靠,且甲车和乙车停靠的站均不相同,已知:(1)若乙车或丙车至少有一车在“北阳”停靠,则它们均在“东沟”停靠。(2)
有几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