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下表为P.Ⅱ42.5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水泥细度,说法正确的是( )。
下表为P.Ⅱ42.5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水泥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7-11-05
49
问题
下表为P.Ⅱ42.5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水泥细度,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水泥比表面积试验采用勃氏法
B、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细度采用比表面积指标评价
C、水泥细度越细对工程越有利
D、水泥细度可以采用比表面积与80μm筛余百分率两项指标表征
答案
A,B
解析
(1)《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规定采用水银排代法测定试料层的体积;水银密度是给定常数,与试验温度有关;试料层体积计算无误,计算值应精确至0.001 cm
3
。
(2)标准试样与水泥被测样的质量是以达到在制备试料层中的空隙率计算得到:P.Ⅱ硅酸盐水泥的空隙率为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为0.530±0.005;水泥比表面积的试验原理是先测定试料层体积,然后用被测样与标准样比较计算得到其比表面积值;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第一步为仪器校准,包括漏气检查和试料层体积测定两项内容,且试料层体积至少每年校正一次;采用水银置换试料层体积时,应先将两片滤纸放入透气筒内并整平。
(3)被测水泥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差≤±3℃,比表面积计算式:S=S
s
;试验时温差>±3℃时,则计算式为:S=S
s
,其中,T、T
s
分别为被测水泥和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η、η
s
分别为被测水泥和标准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黏度,S
s
为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
(4)当被测水泥与标准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温差≤±3℃时,比表面积计算式为S=
。当被测水泥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温差≤±3℃时,比表面积计算式为S=
。
(5)(GB/T 8074—2008)规定水泥比表面积试验采用勃氏法;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细度采用比表面积指标,其他硅酸盐系列水泥的细度采用80μm或45μm筛余量(%)指标;水泥细度越细对工程越不利,过细的水泥水化速度快、水化热大,其收缩裂缝越严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gcy777K
0
道路工程
试验检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李悝实行改革的内容包括()。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中国甲公司与西班牙乙公司在其贸易合同中含有仲裁条款,约定由某地仲裁机构仲裁,但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不准确。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乙两国经过八年的战争后,甲国宣布战败并无条件向乙国投降。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中的所列情况的出现,意味着甲乙两国战争状态在法律上正式结束?()
在下列国际私法范围内的规范中,哪一项属于间接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
使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以下n=6个重复观测值中是否存在异常值:0.82,0.78,0.80,0.91,0.79,0.76。
为什么要有监督人员对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实施监督?什么人可以当监督员?
引发爆炸的条件是:爆炸品(含还原剂与氧化剂在内)或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爆限之内)和引爆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下列属于防爆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
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的方法有()等。
在制作EDTA标准曲线时,应准备5种不同水泥(石灰)剂量的试样,每种1个样品。()
随机试题
肾小球滤过率不减少的情况是()。
论述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和适应。
患者女性,47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6年余,近日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心力衰竭表现,即乏力,稍事活动就心慌、憋气,伴有食欲减退、肝区胀痛,双下肢轻度水肿,双肺底湿哕音,心率128次/分。护士应如何指导患者休息
下列哪项不是超声波疗法的禁忌证
更竿期综合征肾阳虚证首选方为
(2012年)碘量法测定时,淀粉指示剂在接近终点前加入的原因是()。
在下列铸铁中,常用于制造低中参数汽轮机的低压缸和隔板是()。
假定有如下情况语句:SelectCaseX能表示|X|>5的Case子句是
Idon’tthinkthereisanythingwrongwithyourblood.Thekeytoyourproblemisthatlongnapafterdinner.Ifyoudidn’tslee
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wasmakingatake-over_____forapropertycompan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