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王某和张某产生合同纠纷,根据事先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处理。在仲裁过程中,王某发现仲裁员刘某私下接受张某代理人的请客,于是向仲裁庭提出申请,要求仲裁员刘某回避。根据案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王某和张某产生合同纠纷,根据事先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处理。在仲裁过程中,王某发现仲裁员刘某私下接受张某代理人的请客,于是向仲裁庭提出申请,要求仲裁员刘某回避。根据案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min
2008-06-12
47
问题
王某和张某产生合同纠纷,根据事先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处理。在仲裁过程中,王某发现仲裁员刘某私下接受张某代理人的请客,于是向仲裁庭提出申请,要求仲裁员刘某回避。根据案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刘某的回避决定由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
B、刘某回避之后应当依照仲裁法的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
C、重新选定仲裁员后,王某可以请求已经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法院应当允许
D、法院也可以自行决定已经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答案
A,B,D
解析
根据《仲裁法》第36条的规定: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该法第37条规定:仲裁员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可见,在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之后,由仲裁庭依申请或者职权决定已经进行的程序是否重新进行,当事人仅有申请权而没有决定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i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代三2004年5月1日死亡,其遗产已予以分割,其子代东按照遗嘱继承了存款8万,代南按照遗赠分得家庭影院一套(价值4万),代北按照法定继承分得轿车一部(价值16万),现债权人钱某持借据主张代三生前欠其6万元债务。钱某的债权如何清偿?()
孙某与李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李某承租后与陈某签订了转租合同,孙某表示同意。但是,孙某在与李某签订租赁合同之前,已经把该房租给了王某并已交付。李某、陈某、王某均要求继续租赁该房屋。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4年卷三第14题)
财产保险依照保险标的的不同可分为()。
法院受理甲出版社、乙报社著作权纠纷案,判决乙赔偿甲10万元,并登报赔礼道歉。判决生效后,乙交付10万元,但未按期赔礼道歉,甲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甲、乙自行达成口头协议,约定乙免于赔礼道歉,但另付甲一万元。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欠乙1万元到期未还。2003年4月,甲得知乙准备起诉索款,便将自己价值3万元的全部财物以1万元卖给了知悉其欠乙款未还的丙,约定付款期限为2004年底。乙于2003年5月得知这一情况,于2004年7月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乙提出的下列哪一项诉讼请求能够得到法
顾某下落不明多年,一直杳无音讯,顾某的合伙人贾某遂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顾某为失踪人。人民法院指定顾某的妻子李某为其财产代管人。顾某的父母以李某不合格为由申请人民法院变更财产代管人,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甲公司因与乙公司合同纠纷起诉至法院,乙公司提出的管辖权异议被一审法院裁定驳回,乙公司不服提起上诉。在二审法院对此进行审理期间,甲公司向一审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申请。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四川.2008.3.37)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下列情形不构成网络侵权的是()。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2010年5月张三到法院起诉,要求李四还其借款6000元。法院受理后,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王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王二发现案情复杂,不是简单的借款纠纷,而是因合伙购买机器引发的纠纷,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并进行书证笔迹鉴定。在此种情况下,案件
随机试题
事故预防是指通过教育、思想认识、查找原因等手段,事先做出的安全预案。()
以下微生物哪些不能被滤过除菌法去除
A.噬菌体病毒B.反转录病毒C.末端转移酶D.端粒酶E.反转录酶属RNA病毒的是
周围型肺癌阻塞支气管腔后,X线检查常见
A.麝香B.半枝莲C.半边莲D.白茅根E.白附子孕妇慎用的中药是
关于法的现代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MODEM,其主要作用是()。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件事件有关?()
开设宫廷学校、寺庙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以培养各类人才的文明古国是()。
我国《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