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活动过程。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活动过程。
admin
2019-04-10
63
问题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活动过程。
选项
答案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倾向,都需经过自己的内部思想、情感活动,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 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将外部的教育影响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才能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在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一般来说,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A0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华南师范大学2015;苏州大学2016】
论述领导权变理论。【苏州大学2016】
精神活动
通过直接改变组织成员的动机和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改变群体的行为,以提高组织效率的方式是()。
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观认为,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包括()。
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的是()
简述动机归因理论。
请介绍什么是学习,论述主要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并总结不同的学习理论之间有什么异同。
简述在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习迁移
随机试题
关于执行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控制
关于合乎道德的价值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小儿食指络脉色深暗滞多见于
功能凉血止血,外用治烫伤及脱发的药物是
关于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说法错误的是?
编制生产预算中的预算期生产量项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某烟草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烟叶,支付烟叶生产者收购价款50000元,并支付了价外补贴1000元,则其应纳烟叶税()。
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情势变更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Sincethedawnofhumaningenuity,peoplehavedevisedevermorecunningtoolstocopewithworkthatisdangerous,boring,bur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