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
admin
2017-05-16
34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个特征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逻辑的体系。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经济发展基本模式、产业业态以及经济增长动力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仅发生了量的巨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用过去的思维思考中国经济既不准确,也不现实。以经济速度而言,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经济增速将在8%以下、7%以上运行。以中国经济前三季度7.4%的速度而言,由于很多人不能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减速的趋势,就想当然地认为7.4%的增长是一个很差的速度,认为应该通过政策刺激,让经济增速再回到8%以上的高速轨道上去。这种高速依赖症,恰恰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中国经济的这种巨变所致。习近平在演讲中精辟指出:“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习近平还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机遇,这是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在很多人看来.既然中国经济要减速,将要面临更多的是挑战而非机遇。事实上,5月份习近平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时候,首先明确的是“中国仍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只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是意味着速度要下一个台阶,而不是意味着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摘编自新华网(2014年11月10日)
材料2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对新常态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
所谓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在发展速度上,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发展模式上,由规模型、速度型、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质量型、效率型、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结构上,由产业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分割、区域结构悬殊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结构均衡和区域结构协调;在发展路径上,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清醒认识,彰显了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信心与决心。
摘编自光明网(地方网)(2015年5月20日)
(1)根据材料1、材料2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1、材料2分析我国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选项
答案
(1)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解析
材料l主要说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实施背景。材料2主要说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刻内涵。
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考生根据题目所要回答的问题,联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相关知识点和材料1与材料2回答即可。
第二问要求考生分析我国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考生根据题目所要回答的问题,联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相关知识点和材料1与材料2回答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EE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
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的好,不要像陈独秀。”毛泽东发表这段言论的真实意图是
“现在我们革民族资产阶级的命,取消他们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我们的办法是教育资本家,给他们上课、开会,让他们进行自我批评,我们也对他们进行批评帮助,并鼓励他们积极的一面,打通他们的思想。”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其中的经济条件有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这就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范围和内容。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范围的联盟。这两个联盟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有
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下列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设总体X的概率分布为利用来自总体的样本值1,3,2,2,1,3,1,2,可得θ的最大似然估计值为().
蔡元培率先引入中国的一词是()
Don’tloseheart!Youshould______yourcourageandovercomethedifficulty.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监事行使的职权不包括()。
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间,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三分之一。()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出个门,还要如此这般__________,不明__________的人,恐怕要笑话了。然而这风格放在梁在秀身上,却也正是人事相宜。搞了大半辈子形而上的哲学,所奉守的,不外“真我”二字。他既要真我无亏,行起事儿来,一举一动便都不能__________。填入划
试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南京大学199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