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
admin
2017-05-16
54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个特征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逻辑的体系。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经济发展基本模式、产业业态以及经济增长动力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仅发生了量的巨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用过去的思维思考中国经济既不准确,也不现实。以经济速度而言,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经济增速将在8%以下、7%以上运行。以中国经济前三季度7.4%的速度而言,由于很多人不能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减速的趋势,就想当然地认为7.4%的增长是一个很差的速度,认为应该通过政策刺激,让经济增速再回到8%以上的高速轨道上去。这种高速依赖症,恰恰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中国经济的这种巨变所致。习近平在演讲中精辟指出:“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习近平还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机遇,这是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在很多人看来.既然中国经济要减速,将要面临更多的是挑战而非机遇。事实上,5月份习近平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时候,首先明确的是“中国仍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只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是意味着速度要下一个台阶,而不是意味着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摘编自新华网(2014年11月10日)
材料2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对新常态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
所谓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在发展速度上,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发展模式上,由规模型、速度型、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质量型、效率型、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结构上,由产业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分割、区域结构悬殊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结构均衡和区域结构协调;在发展路径上,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清醒认识,彰显了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信心与决心。
摘编自光明网(地方网)(2015年5月20日)
(1)根据材料1、材料2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1、材料2分析我国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选项
答案
(1)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解析
材料l主要说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实施背景。材料2主要说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刻内涵。
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考生根据题目所要回答的问题,联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相关知识点和材料1与材料2回答即可。
第二问要求考生分析我国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考生根据题目所要回答的问题,联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相关知识点和材料1与材料2回答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EE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其中的经济条件有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这就是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这是一个历史特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过程中的特点,而为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中所没有的。”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联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有
“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这句话表明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具体地说。就是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为一个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每个人在公共生活中都容易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
江泽民指出“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就是人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权利。而人类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又是同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紧密相连的,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在一个国家里,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根
随机试题
安静时,产热最多的器官是()。
患者,女,17岁,半年来因学习紧张,思想压力较大。晚上经常难以入眠,或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四肢倦怠,饮食乏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其辨证为
Asthe1800sended,dance,likemostotherarts,wasfairlyconventional.Ifpeoplewenttoadanceperformance,theyprobablyw
下述内容不属于临床道德原则的是
德国法认为解除合同与请求损害赔偿可以同时采用。()
下列( )属于金融指标中的总量指标。
负债按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其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法人是独立的( )。
NewdatareleasedtodayfromthePartnershipforaDrugFreeAmericasuggestthatnotonlyaregirlsnowdrinkingmorethanboys
It’sestimatedthatone-thirdofthecountriesoftheworldareveryrich,andtwothirdsareverypoor.Peopleinthericherc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