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
admin
2017-05-25
115
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
选项
答案
非法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的享有调查取证权的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或程序,以违法的方式取得的证据材料。证据的三大属性之一是合法性,不具有合法性的证据材料不具有证据能力。非法证据的排除,是对公安司法机关非法调查取证工作的最终否定和谴责,因为要想否定一项诉讼行为,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其无效。因此想制止办案人员的非法取证行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宣告其违法获得的证据不具有可采性,从而督促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刑事诉讼法》第54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明确了非法证据的范围、排除原则和适用的诉讼阶段,可以说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进步。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界定了取得非法言词证据的非法手段。《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1款首先界定了非法取得言词证据的方法,即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行为。由于实践中非法取证的方式多种多样法律规定不可能穷尽所有非法取证的手段,所以,《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1款对此采取了不完全列举的方式予以规定。 (2)限定了非法言词证据的范围。从《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1款前半段的规定来看,非法言词证据的范围,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尽管在我国法定的证据种类中,鉴定意见也属于言词证据,但是,由于鉴定是由具有鉴定资格的人依法进行的,相关法规对鉴定人的权利保护也有规定,而且,实践中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鉴定意见的较为少见,本条规定从我国的现实可能性出发,没有将鉴定意见纳入非法言词证据予以排除的范围。 (3)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有条件的排除。与言词证据相比,在是否排除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方面,本条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立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1款后半段规定了对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的排除条件:①收集该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的程序,②不符合法定程序收集物证、书证而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③提供物证、书证的一方无法对该物证、书证的瑕疵予以补正或者合理解释。对于什么是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以及对于违反法定程序取得的物证、书证的瑕疵的补正或合理解释应达到何种程度,均由法官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裁量。 (4)明确了排除非法证据的诉讼阶段。第54条第2款规定了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非法证据都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作出相关决定和裁判的根据。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发现存在非法证据的,应当将其排除,不能将其作为起诉意见的依据;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非法证据的,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作出起诉决定依据;人民法院在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非法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裁判的依据。 2012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做出了系统且可操作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55条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对侦查人员非法取证行为进行调查的责任,并规定了具体的监督措施。第56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对合法性存疑证据的调查责任以及有权申请启动非法取证调查程序的主体及其提供线索或者材料的责任。第57条更是明确了检察机关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承担证明责任及侦查人员和其他人员出庭对合法性存疑的证据出庭说明情况。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抑制违法侦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和被害人的权利,维护程序正义;有利于保障证据真实可靠,作出正确的事实认定,维护实体争议的需要;有利于贯彻证据裁判原则,维护程序法律的严肃性;符合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以及国际发展趋势的需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TSJ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A.胀痛,与精神因素有关,伴胁胀,善太息,脉弦B.刺痛,伴舌暗,有青紫色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C.闷痛,多见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D.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减,伴畏寒喜暖,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E.头痛、头晕,失眠,健忘
患者李XX,男,40岁,建筑工人,工作中不慎从高处坠落,不省人事送人医院抢救,医院虽进行了积极的抢救,但一周后,病情未好转又发生了感染性中毒性休克,继而循环和肾衰竭,难以康复,当家属和单位得知患者预后消息后,出现了二种态度: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和抢救,而单位要
下列关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责任,不正确的是
男性,50岁,车祸后6小时入院,神志淡漠,四肢冰冷,血压9.33/6.67kPa(70/50mmHg),诊断为( )。【2005年考试真题】
36周男婴,出生体重1.5kg,出生后3天体温不升,需要暖箱,该暖箱温度应是
女性,30岁。4小时前跌伤后昏迷5分钟,清醒后步行回家。1小时前因剧烈头痛,呕吐3次来诊。查体:昏迷,P64次/分,BP180/90mmHg,R18次/分,左瞳3mm,右瞳2mm,右上、下肢肌力Ⅲ级。应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强迫性思维B.思维奔逸C.联想散漫D.强制性思维E.思维插入患者体验到脑内概念不断涌现,一个意念接着一个意念,该症状为
患者,女性,55岁。近1个月来头痛、乏力、早醒、坐立不安、常担心家人会出事,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麻烦,悲观失望。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某医师,2007年5月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但未在任何医疗机构注册。2010年李某想在农村开设医疗门诊,那么李某申请重新执业,需要参加的考核是
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的情形不包括
随机试题
休克患者发生DIC,最好发于哪一期
58.材料1:自古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差,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农业是弱质产业。但农业给人类提供比较稳定的食品,人们对农业的生存依赖是100%的,农业又是永恒的必不可少的产业。材料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由国家
大黄不入的经脉是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分配医疗收益与平衡时,类似的个案适用相同的准则,不同的个案适合不同的准则,这所体现的医学伦理基本原则()
避雷针采用圆钢焊接钢管制成,对于其直径的要求,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1.事故经过A公司投资建设、B监理公司监理、C公司总承包、D公司劳务分包的住宅项目。某日11时30分许,升降机司机李某将C7—1号楼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停在下终端站,按往常一样锁上电锁拔出钥匙,关上护栏门后下班。当日13时10分许,李某仍在宿舍正常午休期间
背景资料:某地区公路路基雨期施工过程中突遇冷空气,气温下降,昼夜平均温度在一3℃以下。该温度持续一个星期后气温回暖,未发生冻土现象。该路段有填有挖,且需以挖作填。土质为砂类土,施工方技术员提出为保证雨期和冬期施工质量应采用以下几条主要措施:(1)在填方
开标后,如所有投标者的投标书报价均超过标底的()时,招标单位应检查标底计算是否有误。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即指()。
从旅游鉴赏角度看,水体一般有()的造景功能。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