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关系。
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关系。
admin
2019-08-05
46
问题
简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关系。
选项
答案
(1)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三个结构,它们在记忆保存时间、记忆编码和记忆容量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 ①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一般信息保存时间为0.25~2秒钟,以物理特征编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当信息受到注意,即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若没被注意则很快消失。 ②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一分钟以内的加工处理的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中间阶段,它保持时间为5秒~2分钟。一般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其信息容量为7士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被言语复述则转入长时记忆,而对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会随时间流逝衰退而被遗忘。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时间在1分钟以上,容量没有限度,信息来源多为短时记忆。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和主观组织。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贮存主要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容量是巨大的,所贮存的信息具有备用性特点,其信息不能提取和错误提取是由于受到干扰抑制所致。 (2)三者之间的关系。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认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是密切配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记忆系统。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三个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感觉记忆系统的功能就是把信息保存足够长的时间,从而使一些信息能够被传送到第二个记忆系统——短时记忆。我们日常大部分记忆内容都要经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处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短时记忆是一张工作的桌子,被放在一个装满文件夹(长时记忆)的大档案库之前。当信息进入仓库时,它首先被放在桌子上处理。因桌子小,必须不断把桌面清除干净,以便为重要信息的处理腾出地方,使这些重要的有意义的信息进入文件夹。当我们利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时,需要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调回到短时记忆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VV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者采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考查了个体对于同种组合不同种族人的面孔记忆的发展。采用中国被试,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给被试呈现中国人的面孔照片,再把看过的面孔照片和未看过的新面孔照片混在一起,让被试判断面孔照片是“旧的”还是“新的”。第二阶段给被试呈现他
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所需的时间或次数减少了,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是发生了()。
维果斯基所强调的学生的潜在的发展水平是()。
关于0.95的置信区间,表述错误的是()。
研究感觉记忆消退时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简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
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
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龙”的形象是综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而形成的,这种想象的综合形式是()。
用平均差误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可能产生的误差()。
随机试题
A.荆防败毒散B.银翘散C.人参败毒散D.银翘败毒散风寒感冒宜选用
牙隐裂可伴随的症状是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太急”是周恩来为皖南事变而作的题词。()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文件的规定,劳动保险费包括()。
下列选项中,海关不能放行被扣留货物的情形是:
发现员工的特点,根据特点决定培养方向和使用方法,充分发挥个人长处,将个人与组织的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这体现了绩效管理的()。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某模拟网站的主页地址是:HTTP://LOCALHOST:65531/Examweb/INDEX.HTM,打开此主页,浏览“天文小知识”页面,查找“木星”的页面内容,并将它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到考生目录下,命名为“muxing.txt”
Readingtooneselfismodemactivitywhichwasalmostunknowntothescholarsoftheclassicalandmedieval(betweenAD1100and
______(任何一个首次来到异国的人)isapttofindeverythingaroundhimbothstrangeandinterest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