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年8月31日8时48分,某市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的驾驶人张某驾驶大型普通客车(核载29人,实载32人),行车途中因超速,在转弯时发生爆胎,车辆发生侧滑,翻至道路右侧沟中,车辆侧翻5分钟后车厢内突然发生爆燃,造成客车内人员8人当场死亡、2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某年8月31日8时48分,某市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的驾驶人张某驾驶大型普通客车(核载29人,实载32人),行车途中因超速,在转弯时发生爆胎,车辆发生侧滑,翻至道路右侧沟中,车辆侧翻5分钟后车厢内突然发生爆燃,造成客车内人员8人当场死亡、2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admin
2022-08-04
70
问题
某年8月31日8时48分,某市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的驾驶人张某驾驶大型普通客车(核载29人,实载32人),行车途中因超速,在转弯时发生爆胎,车辆发生侧滑,翻至道路右侧沟中,车辆侧翻5分钟后车厢内突然发生爆燃,造成客车内人员8人当场死亡、2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15人受伤。
经调查,此次事故中,肇事车内座位虽然全部装有安全带,但40%座位配备的安全带不能正常使用,存在缺少安全带锁扣等问题,且驾驶人员张某和客运站未尽到相应责任。从事故的后果来看,车辆左前部直接撞击地面的部分变形较为严重,车体大部分变形不严重,未影响内部的生存空间。当场死亡的乘客中,多数是先被甩出车外,后被事故车辆砸压致死。
乘客在普通货物中违法夹带了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庚腈引发了客车爆燃。
该客车发生侧滑、侧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简述该原因可能导致的其他危害。
选项
答案
该客车发生侧滑、侧翻的主要原因是超员、超速。 车辆超员、超速可能导致的其他危害有: (1)超员会加重车身,使车辆安全性能降低。 (2)车内人员拥挤,会存在通风透气问题,也加大了乘客的逃生难度。 (3)车辆自身的机械性能也会因为超员而降低,增加损耗。 (4)车辆在超速行驶的状态下,车辆惯性加大、制动距离加长,危险性也相应增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gD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题库中级安全工程师分类
0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业实务
中级安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坚持抓好生产保护和建没、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其措施有()。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分析评价国土空间的基础上,确定各级各类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管理原则、区域政策等。
“十一五”时期,我国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
反垄断政策措施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
狭义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对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和。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总体规划的特点包括()。
某年8月26日2时31分,A市驾驶人甲驾驶一卧铺大客车,沿市际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484km+95m处,与13市驾驶人乙驾驶的重型罐式半挂汽车列车发生追尾碰撞,导致罐式半挂车内甲醇泄漏并起火,造成大客车内36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根据车载GPS卫星定位
某年8月26日2时31分,A市驾驶人甲驾驶一卧铺大客车,沿市际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484km+95m处,与13市驾驶人乙驾驶的重型罐式半挂汽车列车发生追尾碰撞,导致罐式半挂车内甲醇泄漏并起火,造成大客车内36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根据车载GPS卫星定位
道路旅客运输车辆(简称客车,下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简称危货运输车,下同)自首次经国家机动车辆注册登记主管部门登记注册不满60个月的,其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周期为()。
随机试题
李渔的戏剧理论著作是《__________》。李渔在剧本构思布局方面的主张有“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等。李渔在戏剧语言方面提出的主张有“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等。
在动脉血CO2分压轻度升高而引起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反应中,下列哪种结构起的作用最重要()(1991年)
哪项不是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的指征是
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一方面有效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利益不受侵犯。
现代工业的特点是()。
三件事你上班要处理:(1)改材料,下午开会用:(2)领导说上访反映你分管工作有问题,需要你调查答复:(3)上午组织部找你了解你的同事的情况。谈谈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
设备管理中,设备映射表(DMT)的作用是()。
以下关于VB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