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2010年10月,甲企业接到一份服装加工的订单,由于资金不足,甲企业与提供原材料的乙公司签订合同,以本企业所有的一辆奔驰轿车(价值80万元)作抵押,为应付的50万元原材料货款提供担保。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甲企业到期不能支付货款,则该奔驰车归乙公司所有。由于
2010年10月,甲企业接到一份服装加工的订单,由于资金不足,甲企业与提供原材料的乙公司签订合同,以本企业所有的一辆奔驰轿车(价值80万元)作抵押,为应付的50万元原材料货款提供担保。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甲企业到期不能支付货款,则该奔驰车归乙公司所有。由于
admin
2014-09-04
51
问题
2010年10月,甲企业接到一份服装加工的订单,由于资金不足,甲企业与提供原材料的乙公司签订合同,以本企业所有的一辆奔驰轿车(价值80万元)作抵押,为应付的50万元原材料货款提供担保。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甲企业到期不能支付货款,则该奔驰车归乙公司所有。由于双方是多年合作关系,签订抵押合同后没有办理抵押登记。2010年11月,甲企业为购买加工设备,又以该奔驰轿车做质押向丙公司提供担保,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并移交了该奔驰车。在质押期间,丙公司的工作人员开着质押的奔驰车办理公务时与他人相撞,汽车受损被送到丁修理厂修理,共花费修理费3000元。汽车修好后,丙公司派人去提车。丁修理厂收取修理费后,要求丙公司把以前的所欠的l万元汽车维修费还清,遭到丙公司的拒绝,于是丁修理厂以行使留置权为名义拒绝交车。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并结合法律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丁修理厂是否可以行使留置权?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丁修理厂可以行使留置权。根据《物权法》规定,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是:①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②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③债权已届清偿期且债务人未按规定期限履行义务。本题中的情形符合留置权成立的条件,所以这是可以行使留置权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s1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法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处于可持续增长状态。2019年初总资产1000万元,总负债200万元,预计2019年净利润100万元,股利支付率20%。甲公司2019年可持续增长率是()。(2019年卷Ⅰ)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为增加产能,拟于2019年末添置一台新设备。该设备无需安装,预计购置成本300万元。根据税法相关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3年,净残值率5%。甲公司现需确定该设备的经济寿命,相关资料如下:
融资租赁的资产,提取折旧的计价基础包括()。
下列关于财务管理内容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企业的股利分配方案一般包括()。
下列关于股票股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某公司的甲部门的收入为15000元,变动成本为10000元,可控固定成本为800元,不可控固定成本为1200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当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时,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可能导致的结果有()。(2009年新制度改编)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保健品生产和销售。2017年7月1日,为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需估算其资本成本。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目前长期资本中有长期债券1万份,普通股600万股,没有其他长期债务和优先股。长期债券发行于2016年7月1日,期限5
甲公司投资一个项目,有A、B、C三个项目可供选择,资料如下。A项目初始投资120万元,没有建设期,期限5年,未来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60万元、50万元、50万元、30万元和30万元。B项目建设期2年,经营期6年,净现值83万元。C项目期限10年
随机试题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
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不包括
男性,35岁,外伤致胫腓骨中段1/3骨折,手法复位,长腿石膏管型固定。若该骨折为下1/3骨折,常常会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原因为
肾功能衰竭时,不出现的电解质异常
A.角化不良常见于B.棘层增生常见于C.棘层内疱常见于D.基层下疱常见于E.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常见于
与病人交谈时正确的做法是
下列义务中,属于附随义务的有:()
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应根据()来综合选择。
①晚清以降,治国平天下的“士”,逐渐转变为学有所长的现代知识分子②传统中国的“士”,处于整个社会结构的中心,自然肩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③可长期出将人相经世治用的历史传统,使得很多知识分子无法适应这一社会转型,自我定位常常失误④社会分化的结果,使得大部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即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下列现象中符合彼得原理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