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admin
2016-07-11
94
问题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选项
答案
郑和下西洋始于永乐三年,止于宣德八年,共七次,历时二十余年,到达亚非许多国家。他之所以能在15世纪前期进行如此规模巨大的远航,是有深厚的历史背景的。 背景: (1) 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海外地理知识也日渐丰富,为郑和的海外航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明朝经过洪武年间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到了永乐时代已经进入了极盛时期,国力雄厚,武力强大,库藏充实,为郑和的海外航行提供了物质条件。 (3)明成祖即位以后,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并招致各国来朝。这种开放的政策才推动了郑和远航的出现。 意义: (1)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将亚、非的广大海域连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2)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其后,亚非各国多遣使来华建交及进行贸易。 (3)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到南洋去的人日渐增多,不少人侨居国外,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 (4)郑和下西洋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随从郑和航行的马欢著有《瀛涯胜览》、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记载了所经各国的情况,丰富了中国人的海外地理知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uT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沉淀成本[西安交通大学845经济学2008研;北京邮电大学820经济学基础2011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2016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2016研]
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
下列战国时期的城市中,既是诸侯国都城又是冶铁中心的是()。
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吠陀》(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世界史综合真题)
古文经学家()为了反对今文经派根据隶定的古书穿凿附会而曲解经文,于是编成一部《说文解字》,共收小篆及其他古文字9353个,逐字注释其形体音义。
“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这表明()。
陶片放逐法
由元朝翰林国史院用蒙古文编写,类似汉文《实录》,是蒙古皇室的秘史,由蒙古近臣执笔,藏在奎章阁。该书是()。
随机试题
A、磺胺甲噁唑B、诺氟沙星C、甲氧苄啶D、盐酸乙胺丁醇E、克霉唑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非水滴定法使用高氯酸溶液的原因是
阴虚而致的汗出为( )。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而致汗出为( )。
在建筑群内地下通信管道设计中,下列哪些项符合规范的规定?()
(2007年)如果把图8-40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视为理想器件,则当sinωtV时,有()。
关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通用合同条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事项中,有助于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
精简原则是指机构的数量要少,结构层次要少,机关的规模要小,人员要少。( )
当字节数不同的两个有符号位的补码进行加减运算时,03AOH+B8H=()。
Icameacrossthesethingswhichwereprovedtobeantiques.Theunderlinedpartmeans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