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根据公文写作要求,分条列项指出下面公文文稿存在的错漏,并简述理由。 关于申请拨给灾区贷款
根据公文写作要求,分条列项指出下面公文文稿存在的错漏,并简述理由。 关于申请拨给灾区贷款
admin
2021-06-10
68
问题
根据公文写作要求,分条列项指出下面公文文稿存在的错漏,并简述理由。
关于申请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报告
省行:
×月×日,××地区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江两岸乡、村同时发生洪水,灾情严重。经初步不完全统计,农田受灾总面积达38000多亩,各种农作物损失达100多万元,农民个人损失也很大。灾后,我们立即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并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时,为帮助受灾农民及时恢复生产,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对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以自筹为主。确有困难的,先从现有农贷指标中贷款支持。
二、对受灾严重的困难户,优先适当贷款,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到×月×日止,此项贷款已达××万元。
由于这次灾情过于严重,集体和个人的损失都很大,短期内恢复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仅靠正常农贷指标难以解决问题。为此,请省行下达专项救灾贷款指标××万元,以便支持灾区迅速恢复生产。
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
××银行××市支行
2016年×月×日
选项
答案
(1)标题文种有误。从标题看,这篇公文是向省行提出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申请。目的是获得省行的批准。从正文的主体部分看,两条措施确属报告性质,但随后出现的专项贷款请求,就不是报告应有的内容了。从结语看,“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有着很强的期复性。因此,综合起来看,这篇公文标题应改为《关于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请示》。结语应改为“妥否,请批示”。 (2)内容含糊。这是由于原文混淆了报告和请示的界限而造成的。写请示,只需写明请示缘由、请示事项,最后提出请示要求即可,与此无关的内容不应写入。而原文提出的两条措施,“对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以自筹为主”“对受灾严重的困难户,优先适当贷款”,既不是请示缘由,也不是请示事项,不应该写入文中。 (3)语言不准确。文中有多处语言不确切之处。如“×江两岸乡、村同时发生洪水”,×江两岸所有村庄都遭受洪灾似不可能,“同时发生”更不可能;“灾情较重”与后面“这次灾情过于严重”的说法相龃龉;“经初步不完全统计”中“初步”和“不完全”语意重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1L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
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村民委员会依法实行()。
游戏厅老板甲教唆16周岁的中学生乙到街上去抢夺“低头族”的手机,乙抢夺得手后,为了抗拒抓捕将追赶过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
李某提出一项行政许可申请,乡政府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李某对批件具体内容不满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下列选项中对这一论断的基本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红船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产生,其内涵充分彰显着中国精神的核心。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民族精神的创新性发展。()
2019年9月4日,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5GAI”智慧机务系统投用,这也是5G技术在铁路行业上的首次应用。()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四个伟大”,具体是指: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伟大斗争。()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的种类,其中,党内的最高处分是()。
随机试题
不属于阴陵泉穴主治的病症的是
某景区多家旅行社、饭店、商店和客运公司共同签订《关于加强服务协同提高服务水平的决定》,约定了统一的收费方式、服务标准和收入分配方案。有人认为此举构成横向垄断协议。根据《反垄断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和杂篇,《庄子·秋水》是“外篇”中的一篇。()
股骨骨折后因处理不当,大量脂肪滴进入血液,该脂肪栓子常栓塞于
A.宿痰,内伏于肺B.风寒犯肺,肺失宣肃C.痰浊上壅于肺,气道被阻,肺气失降D.气火逆乘于肺,肺失清肃E.燥热伤肺,肺津受灼,肺失宜肃
患者胃溃疡毕Ⅱ式术后1年,反复胸骨后烧灼感,呕吐胆汁液体伴体重减轻等症状。最可能的诊断为()。
在以招募为目的的居民接触中,社会工作者通常以居民的()为介入点,了解居民的态度和立场,鼓励居民参与。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以下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解正确的有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