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平原微丘区某大桥,桥位区地质为:表面层为6m卵石层,以下为软岩层34m。桩基础直径为1000mm,深度为40m。施工单位采用反循环回旋法钻进。具体方法为: 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对正桩位,等泥浆输入到孔内一定数量后,开始慢速钻进,当
平原微丘区某大桥,桥位区地质为:表面层为6m卵石层,以下为软岩层34m。桩基础直径为1000mm,深度为40m。施工单位采用反循环回旋法钻进。具体方法为: 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对正桩位,等泥浆输入到孔内一定数量后,开始慢速钻进,当
admin
2022-06-14
81
问题
平原微丘区某大桥,桥位区地质为:表面层为6m卵石层,以下为软岩层34m。桩基础直径为1000mm,深度为40m。施工单位采用反循环回旋法钻进。具体方法为:
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对正桩位,等泥浆输入到孔内一定数量后,开始慢速钻进,当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加速钻进,钻进过程中,采用减压法且始终保持泥浆水头高度高出孔外水位0.6m,每进2~3m,检查孔径、垂直度,钻至一段时间后,有严重塌孔发生,施工人员采用黏质土并掺入5%~3%的水泥砂浆回填,之后马上重新钻孔,钻至20m时,遇软塑黏质土层,发生糊钻,此时,施工人员提升钻头空转一段时间后,再下落适当放慢速度钻进。钻至30m时遇到坚硬岩石,井架产生晃动,钻杆倾斜,不能进尺,立即终孔。
问题:
施工单位终孔措施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不正确。对地质不明确的地段应进行地质补钻,应根据地质补钻所得岩石厚度,硬度,在能满足桩的承载力时,才能进行终孔。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AV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拱桥的承重结构以()为主。
安全生产费用由建设单位根据()对工程安全生产情况的签字确认进行支付。
沥青路面的垫层作用有()。
一般适用于工序繁多、工程量大而又集中的大型构筑物施工的组织方法是()。
桥梁施工测量工作基本内容中不包括()。
【背景资料】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规定钢材由业主指定厂家,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厂家负责运输到工地。当第一批钢筋运至工地时,施工单位认为是业主指定用的钢筋,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即可用于工程,反正有质量问题由业主负责。
【背景资料】西湖中桥是一座15m的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简支梁桥,桥宽9.5m,重力式桥台。桥位处地质覆盖层为厚2m的强风化泥岩,桥台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桥梁顶面距自然地面线的平均高度为8m。在距桥位3km处有一个大型水泥厂,混凝土所需用的砂石级配良好。施工单
【背景资料】某主跨为4m×10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墩基础采用直径2.2m的钻孔灌注桩,设计深度为25m,采用回转钻进施工法钻孔。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和控制工程成本,项目
下列关于公路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先后顺序,叙述有误的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16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扩大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
随机试题
女性,17岁。颈部肿大1年,无怕热、多食、易激动,查体:脉率、血压正常,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柔软,未触及结节,表面光滑,采用的最佳治疗措施是
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因子是
男性,20岁,近5年反复咳嗽、咳脓痰,抗炎治疗后病情可暂时短期缓解,但从未系统体检。最急需进行的检查是
关于M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健康动物的粪便往往呈黄色,这跟下列哪种物质关系最密切()。
某租赁公司出租给某企业一台设备,年租金按年金法计算,折现率为12%,租期为5年,设备价格为68万元,承租企业年末支付租金与年初支出租金的租金差值为()。
公司今年的每股收益为1元,分配股利0.2元/股。该公司利润和股利的增长率都是6%.公司股票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为0.8,公司股票的标准差为11%,市场组合的标准差为8%.政府债券利率为3%,股票市场的风险附加率为5%。则该公司的本期市盈率为()。
教师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健康而稳定的心态,这是其()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来处罚。
“没有几个国家不存在这种持续的努力,即人口的增长比生活资料的增加更快。这种持续的努力总是倾向于让下层社会承受极端沉重的压力,并阻碍其生存状况发生任何永久性的重大改善。”这段文字最可能反映了谁的观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