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理解法律行为的结构?

admin2021-01-18  26

问题 如何认识和理解法律行为的结构?

选项

答案法律行为的构成需要一些条件,这些条件称为“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即法律规定的或通过法律解释确定的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 (1)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又称“法律行为构成之心素”,是法律行为内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它们是行为主体在实施行为时一切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及认知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 ①动机。指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或动因。法律必须根据行为的后果来考察和评价行为的动机。从法律的角度看,行为动机的正当合法与否,与行为动机的善恶与否并非一一对应。一般而言,恶劣的行为动机既为道德所不尚,也为法律所禁止;然而,有时候道德上善良的行为动机在法律上可能受到否定的评价。 ②目的。目的是行为的本质要素,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达到或力求实现某种目标和结果的主观意图。法律行为的目的可能停留在行为人的心理层面,这需要通过从其行为的方式、情节或其他证据来推断其行为的目的。法律行为的目的往往采取明示或默示、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来体现。法律行为目的的表达并不是一切法律行为成立或有效的必备要件。 ③认知能力。法律行为的认定需要考察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行为目的的形成基于人的认知能力、水平,以及人对行为意义、后果的认识与判断。在法律上,根据人的认知能力的有无和强弱,将自然人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2)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又称“法律行为构成之体素”,是法律行为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 ①行为,指人们通过身体、言语或意思而表现于外的举动。分为两类: a.身体行为。指通过人的身体的任何部位作出的为人所感知的外部举动。 b.语言行为。即通过语言表达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行为。它又包括两种: 第一,书面语言行为,诸如书面声明、书面通知、书面要约和承诺、签署文件等。 第二,言语行为,即通过口语表达在说者—语义—听者之语言交际中完成的言语过程。 ②手段,指行为人为达到预设的目的而在实施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方法。行为方式(手段)是考察行为的目的并进而判断行为的法律性质的重要标准,是考察法律行为是否成立以及行为人应否承担责任、承担责任之大小的根据。主要有: a.与特定情景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某些行为方式只在特定的情形下方能使用,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b.与特定主体身份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某些法律行为的成立只与具有特定法律资格的主体(个人或机关)相关联,其他主体无权采用此种法律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即使采用,也不能认定为该法律行为构成的要件。 c.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某些行为的实施以法律所规定的时间或空间作为条件,故此选择时间和空间就成为法律行为方式的特定内容。 d.与特定对象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有些法律行为所实施的对象是特定的人或物,其行为方式由该特定对象的性质所决定。 ③结果。法律行为必须要有结果,没有结果的行为,一般不能被视为法律行为。法律通常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区分行为的法律性质和行为人对行为负责的界限和范围。行为结果是行为过程和全部要素的综合体现。判断法律行为结果主要有两个标准: a.行为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这种影响或者是表现为对他人、社会有益,或者是表现为对他人、社会有害,即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行为—行为人之间的联系是确定其结果归属的重要线索,在这里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考察。 b.该结果应当从法律角度进行评价,即由法律根据结果确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和类别: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SW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