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
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
admin
2018-06-16
71
问题
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但犯恶逆以上罪及部曲杀主罪,行一复奏。”
选项
答案
(1)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死刑复奏制度。三国曹魏时期最早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人犯在死刑执行前一日,应该复奏两次,次日再复奏三次。复奏完毕后,应当执行死刑的,都应当三复奏,然后执行死刑。如果不等到奏报便执行死刑的,处流刑2 000里。复奏完毕后,听奏三日才能行刑,如果期限未满而行刑的,徒一年。超过期限奏报的,多一日处杖刑一百,多二日加一等处刑(此处加一等为徒一年——编者注)。但是如果是犯恶逆以上的罪以及部曲杀害主人的罪,行一复奏即可。 (3)从死刑复奏制度的适用上看,该制度说明唐朝对于死刑执行的重视,该制度不仅体现了司法执行中的慎刑思想,而且该制度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4)对于犯恶逆以上的大罪以及部曲杀主人的罪只行一复奏的规定,也说明对于该制度的适用必须以不妨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纲常为限。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WT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其实,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
宋朝最经常、最重要的立法活动称为()。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选举和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
下列有关唐朝“十恶”的说法正确的有()。
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
根据选举法规定,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他人代为投票,但每位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
国家在刑法中通过罪刑法定原则,惩罚了犯罪人,同时又对于社会上的其他人也产生一定的威慑和教育作用,这里体现了法的两方面的作用。这两种作用的关系是()。
某民法典第1条规定:“民事活动,法律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依照习惯;没有习惯的,依照法理。”问题:从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的角度分析该条规定在法律适用上的价值与条件。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确立刑法总则体例的法典是()。
随机试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的是【】
视杆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实施,说法正确的有()。
个人保险代理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可以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
利用现有人事档案中的信息是内部招聘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和()方法共同使用,以确保岗位空缺引起所有有资格申请人的注意。
A注册会计师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的下列内容中,以分享审计思路和方法为目标的是()。
一般资料:男,32岁,已婚,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长相一般。大学时与同班同学恋爱,毕业后俩人结婚,由于女方是独生女。所以男方是入赘到女方,但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一天下班回家,求助者刚到家门口就听到丈母娘告戒妻子:“千万不能顺着你老公,要管得住他
《梅杜萨之筏》的作品风格是()。
ThroughWhitman’slines,wecansee______.Thewarandthesufferingsthatitcaused______.
___________(必须指出)ChinaisadevelopingcountryandwillalwaystakesideswiththeThirdWorl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