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王某自何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若法院受理此案后,该行政机关经认真审查认为应当给王某发放此许可证,该行政机关遂决定向王某颁发许可证,法院遂终结此案,法院的处理是否正确?
王某自何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若法院受理此案后,该行政机关经认真审查认为应当给王某发放此许可证,该行政机关遂决定向王某颁发许可证,法院遂终结此案,法院的处理是否正确?
admin
2008-12-16
52
问题
王某自何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若法院受理此案后,该行政机关经认真审查认为应当给王某发放此许可证,该行政机关遂决定向王某颁发许可证,法院遂终结此案,法院的处理是否正确?
选项
答案
法院这样的处理不正确,法院应当继续审理作出裁决。被告在审理期间作出行政行为并不是法院终结诉讼的法定理由,因而法院此种情形下主动终结诉讼是错误的;对于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查原具体行政行为。
解析
《行诉法解释》第50条:“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
原告或者第三人对改变后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就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
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应当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在诉讼中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参照上述规定处理。”
第51条:“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 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 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 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六) 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七) 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第52条:“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 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 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因本解释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一)、 (二)、(三)项原因中止诉讼满九十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诉讼,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依此可见,被告在审理期间作出行政行为并不是法院终结诉讼的法定理由,因而法院此种情形下主动终结诉讼是错误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bB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行政案件审判组织形式与民事案件审判组织形式似的不同之处是,行政案件的审理,()
属于民事诉讼基本内容的是()。
受委托组织必须具备()法定条件。
当事人上诉,应在上诉期间提出。不服一审允许上诉的裁定的上诉期间为()。
民事诉讼的表现形式有()。
张某因杀人而被提起公诉,有可能被判处死刑。在法院审判中,张某提出了回避申请。由于张某没有委托辩护人,法院决定为其指定辩护人。张某不承认自己有杀人行为,公诉机关通过一系列证据证明了张某的杀人行为。在张某的案件中,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包括()。
甲公司因未及时履行纳税申报的义务而被某县国税局处以罚款,甲公司认为该国税局进行行政处罚的程序违法,遂向相关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发现该国税局在行政调查时存在违法行为,因此判决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该县国税局重新进行行政调查并再次对甲公司处以罚款,而且罚款
因法定情形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法院可以中止审理,具体情形包括()。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机械器材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乙公司作为买方在收到货物后发现其与合同约定不符。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随机试题
经常被分析,非常重要的三类国际收支差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男,30岁。近日来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目赤肿痛,舌红苔黄,脉数。该患者属于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不被认为是犯罪?()
下列选项中属于工程建设领域常见行政责任种类的是()。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的划分标准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我国保存宋代古塔最多的城市是()。
某中学在学期末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仅提前公布了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以及相关评价人员和制度,设置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种人员参与的评价体系,还建立了相应的学生申诉制度,其最终目的是确保评价工作的()。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013年1月8日,甲市A区居民吉某与该市B区居民童某因在地铁上争座位而发生争执,二人大打出手。五分钟后被周围群众拉开。尔后,童某前往隔壁车厢,并在该市C区的某站下车。吉某觉得在斗殴中吃亏,遂在童某下车后尾随童某伺机报复。当童某行至该市C区一胡同时,吉某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