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进行了哪些斗争?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进行了哪些斗争?
admin
2019-06-12
20
问题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进行了哪些斗争?
选项
答案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1)发动“二次革命”。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不久黄兴在南京宣布讨袁,其他地方如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也先后响应。战争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进行,史称“二次革命”。这场斗争只坚持两个月就失败了。(2)组织中华革命党。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坚持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的正确方向,但其要求党员个人绝对服从领袖,并采用打指模的封建入会方式。中华革命党的社会影响远不如同盟会。(3)发动护国运动。为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了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皖系段祺瑞掌握了中央政权之后,公然破坏《临时约法》。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了第一次护法运动。8月,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9月1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西南军阀陆荣廷、唐继尧被选为副元帅。但西南军阀不过是借助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在与直系军阀达成停战协议以后,便改组军政府,取消大元帅一职,孙中山被迫离粤赴沪,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8月,孙中山传令粤军陈炯明部讨伐桂系军阀。11月,孙中山重返广东,恢复军政府,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年9月,孙中山平定广西,统一两广,随后发布北伐令。但陈炯明打出“保境安民”的旗号,反对孙中山北伐。1922年6月,陈炯明炮轰孙中山的驻地,孙中山登上永丰舰,指挥反击。8月9日,孙中山离开广州再赴上海。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们为推翻帝制、挽救共和所作的种种努力遭到了失败,但是他们所体现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铭刻人心,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流传。中国社会的种种迹象,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n5R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公共课分类
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公共课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陌上桑》诗句中,采用正面描写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是
《秋夜》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是
分别说明本诗四联各自的内容。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这里所揭露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简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其中在经济建设上的方针是
随机试题
Neverlaughatasnowcoveredmountain!Laughterandyelling,duringtheavalancheseason,cancauseadeadlypileofsnow.Huge
其病因属“感受特殊之毒”的是其病因属“外来伤害”的是
强迫人格患者的主要特点为
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在工频电压u(t)的激励下,电路的阻抗等于: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宣布禁止令,禁止其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下列关于禁止令的期限与执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014年,经调整)
5年内未弥补亏损不能成为纳税调整减少额的项目来源,但是国债利息收入可以作为纳税调整减少额的项目。()
根据测评对象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的素质测评量化形式是()。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中国人心中的龙的形象是()的产物。
我们说儒家是道德至上或者道德决定论的时候,是一种宏观上的总体定性和评价。所谓“子罕言利”或者“小人喻于利”,是着眼于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超越存在的“应然”特质而立论.所拒斥和鄙夷的只是“不义而富且贵”?具体到关乎民生的问题,儒家并非不言利、否定利,而是主张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