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为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为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
admin
2016-01-25
19
问题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为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选项
答案
根据背景资料,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坑外缘呈封闭状态布置,距坡线1~2m。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z6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高压管道的特点,要求其性能更具有()。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
需要对特种设备制造过程进行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有()等。
机电工程建设需使用大量的工程技术手段和综合管理手段,是技术、经济、管理相结合的过程,这体现了机电工程项目具有()特点。
最新研制的混凝土二次灌浆材料,直接灌入设备基础,24小时抗压强度可达()。
关于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有()。
背景资料:某工业安装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工艺管道、设备、电气及自动化仪表安装调试,工程的循环水泵为离心泵,二用一备。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上均设置了独立、牢固的支架。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均设置了变径管,变径管长度为管径差的6倍,泵的水平吸入管向泵的吸入
工业纯铝密度小,具有()的特点,可进行各种冷、热加工。
能适应较大变形,可用于软弱地基,耐震性能好于刚性结构的挡土墙是()挡土墙。
关于箱涵顶进启动的叙述,正确的项目有()。
随机试题
音爆是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由于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会逐渐形成激波面,激波面上高度集中的声学能量引起巨大响声,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则是以飞行器为中心轴、从机翼前段开始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
Henry’sjobwastoexaminecarswhichcrossedthefrontiertomakesurethattheywerenotsmugglinganythingintothecountry.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汇兑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以下不得申请转关运输的货物是:
以下各类金融资产中不属于货币市场工具的是()。
多式联运具有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厦门大学一名女博士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三天的调研结束后,这位女博士在微博上狂言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由于女博士高学历的特殊身份。一时激起网民的普遍非议。你怎么看?
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比重最大的业务在2002年上半年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情况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Ⅰ.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是数据通信,但其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比重还不足5%。Ⅱ.农村电话用户新增数量比城市电话用户新
材料一: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引自培根《新工具》)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