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位于某乡的多金属硫铁矿区是国家出资勘察形成的大型硫铁矿基地。2003年5月,甲公司向法定发证机关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办理该矿区采矿许可证。2003年11月1日,某市国土资源局以解决遗留问题为由向另一家企业乙公司颁发了该矿区的采矿许可证。2004年1月,省国土资
位于某乡的多金属硫铁矿区是国家出资勘察形成的大型硫铁矿基地。2003年5月,甲公司向法定发证机关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办理该矿区采矿许可证。2003年11月1日,某市国土资源局以解决遗留问题为由向另一家企业乙公司颁发了该矿区的采矿许可证。2004年1月,省国土资
admin
2009-09-26
564
问题
位于某乡的多金属硫铁矿区是国家出资勘察形成的大型硫铁矿基地。2003年5月,甲公司向法定发证机关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办理该矿区采矿许可证。2003年11月1日,某市国土资源局以解决遗留问题为由向另一家企业乙公司颁发了该矿区的采矿许可证。2004年1月,省国土资源厅答复甲公司,该矿区已设置矿权,不受理你公司的申请。关于甲公司的救济途径,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选项
A、就省国土资源厅的拒绝发证行为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才能提起诉讼
B、就省国土资源厅的拒绝发证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就市国土资源局向乙公司的发证行为应当先中请行政复议才能提起诉讼
D、就市国土资源局向乙公司的发证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
A,C
解析
本题涉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依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行诉解释》第12条规定,省国土资源厅的拒绝发证行为、市国土资源局向乙公司的发证行为都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7条规定,行政争议的救济方法有两种:复议前置和复议诉讼选择。《行政复议法》第30条规定的有关自然资源开发权争议应该依法适用复议前置的救济程序,但是适用的前提是已经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受到行政行为侵犯,因此对本题并不适用。甲公司可以先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因此AC项说法错误,为应选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4J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有:()
下列哪些情形的追诉时效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
属于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下列说法中,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属于行政赔偿诉讼受案范围的情形有哪些?
甲系某国有公司经理。生意人乙见甲掌管巨额资金,就以小恩小惠拉拢甲。后乙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劝诱甲出借公款,并与甲共同策划了挪用的方式,还送给甲好处费5万元。甲未经公司董事会决定就将100万元资金借给乙。乙得到巨款以后,告知银行职员丙该款的真实来源,丙为乙
被告人下列哪些情况属于重大立功表现?
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或者核准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时,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某市新成立了一家仲裁委员会,现正在建立仲裁员库。以下人员中,谁可以担任仲裁员?
A市范某于2001年10月因涉嫌诈骗被取保候审,2003年12月被收容审查,2004年3月被逮捕,同年A市检察院向A市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范某犯诈骗罪,2004年2月法院判决范某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范某不服上诉至B法院,范因患严重心脏病、肺结核病
“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这一命题中()是连结点。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因素分析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患者,男,62岁。反复呕吐,不能进食4天,今天软弱无力,腹胀难忍,膝腱反射减弱,心电图T波低平,出现u波,诊断为
A委托乙公司销售机床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对乙公司以50万元价格将该批机床出卖给丙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效力如何?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背景某路桥集团公司承建一桥梁工程(如下图所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该桩基为摩擦桩,地质条件中有3m左右的卵石地层,为避免坍孔,施工方案中,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液压旋挖钻机;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当堵塞导管时,采用型钢插入导管来疏通。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2013年1—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是:
C语言的文件操作过程中,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域名ABC.XYZ.COM.CN中主机名是()。
近来,社会上“妖言惑众”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危害。虽然人们知道,谣言是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捏造的谎言,但仍有不少善良的人在无意之中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许多人被谣言迷惑,而智者却往往能化谣言于无形,也就是说,谣言止于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