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谈谈你对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谈谈你对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admin
2021-11-30
62
问题
谈谈你对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选项
答案
近代化报刊在中国的出现是和外国的入侵同时开始的,最早的用中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和最先在我国用外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都是外国人首先创办的。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三方而: (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人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他们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 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前的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积极地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以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为“洋枪队”屠杀太平军大唱赞歌。许多在华外报的主办人更是直接投入到侵华活动中去。 (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18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则停滞不前。清政府为了遏制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禁止传教、严格限制通商,致使中外文化交流隔绝,阻碍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传人中国。当闭关政策被打破时,中西文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而言并非坏事。 在华外报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把自然科学知识,诸如日食、月食、地球运转等,及一些新的科技发明,如轮船、火车、电灯、电话、电报、照相、千里镜、显微镜等通俗化的向中国读者介绍。 外报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的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诸如开矿、筑路、办厂、兴学、通商、理财等办法。还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外报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外人在华办报活动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如当时著名的报人王韬、钱昕伯、蔡尔康、何桂笙、高太痴等。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A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句子中,()是主谓句。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从演变结果看,语法演变主要表现在()的演变、()的演变这两个互相有联系的方面。
下面给出了几个汉语词汇在我国周边国家语言中的读音,能否据此认为这些语言与汉语有亲属关系?说明你的理由。(北京大学考研试题)汉语罗多左高丽nata汉音ratasa吴音ratasa
从生理特征角度给元音[a、i、y、o、u、]设计音位区别特征矩阵图。(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语言学概论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的结构以及语言的发展。这是属于()的研究范畴。
随机试题
A.地肤子B.木瓜C.枳壳D.决明子E.吴茱萸呈半球形的药材是()。
试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A.脾胃虚弱B.脾虚痰湿C.肝胃不和D.肝经湿热E.肝郁脾虚恶阻,口淡,呕吐清涎者,多为()
甲氧氯普胺
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根据()确定的
高层管理者推进QC小组活动应做好的工作是:抓好质量教育、()、给予具体指导和建立活动管理办法。
请结合教学实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如何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最理想的标准是()。
下列关于监察机关采取的搜查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加工300个零件,加工出一件合格品可得加工费50元,加工出一件不合格品不仅得不到加工费还要赔偿100元。如果加工完毕共得14550元,则加工出合格品的件数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