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建筑公司中标了一个房建工程,该工程地上3层,地下1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自拌C30混凝土,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双坡屋面,防水材料为3mm厚SBS防水卷材,外墙为玻璃幕墙。生产技术科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一层混凝土浇捣时,项目部针对
某建筑公司中标了一个房建工程,该工程地上3层,地下1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自拌C30混凝土,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双坡屋面,防水材料为3mm厚SBS防水卷材,外墙为玻璃幕墙。生产技术科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一层混凝土浇捣时,项目部针对
admin
2014-01-10
43
问题
某建筑公司中标了一个房建工程,该工程地上3层,地下1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自拌C30混凝土,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双坡屋面,防水材料为3mm厚SBS防水卷材,外墙为玻璃幕墙。生产技术科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一层混凝土浇捣时,项目部针对现场自拌混凝土容易出现强度等级不够的质量通病,制订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质检人员发现木工班组不按规定拆模。
针对现场自拌混凝土容易出现强度等级偏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通病,项目部制订了下列防治措施,正确的有( )。
选项
A、拌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粗(细)集料和外加剂等均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B、混凝土拌和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加料顺序为:水-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C、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D、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质量
E、周转模板不清理
答案
A,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的防治。防治措施包括:①拌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粗(细)集料和外加剂等均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②必须按法定检测单位发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进行配制;③配制混凝土必须按重量比计量投料,且计量要准确;④混凝土拌和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加料顺序为粗集料-水泥-细集料-水,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⑤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⑥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⑦控制好混凝土试块及现场实物的养护;⑧当混凝土强度偏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并经有关设计单位研究提出处理方案,如推迟承受荷载的时间、减小荷载值或采取加固补强等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YN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路基工程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
不宜安排路基在雨期施工的选项有()。
关于涵洞回填施工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台背及与路堤间的回填施工的要求,错误的是()。
某市外环路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3m。该路段因沿黄河大堤,地下水位高(现有黄河河床标高比路面设计高程高出2~3m),而且处于雨期积水地区,土质大部分为黄河粉砂土,少量粉质黏土,全线大部分路段为软弱地基路段(地基承载力平均10~80kPa)。因此,设计单位与施工
在公路工程中用于以借为填或移挖作填地段,特别是在深挖高填相间、工程量大的鸡爪形地区,为减少挖、装、运、夯等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宜采用()。
桥梁的下部结构包括()。
( )的玻璃板块制作是保证玻璃幕墙工程质量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而在注胶前对玻璃面板及铝框的清洁工作又是关系到玻璃板块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序。
【案例一】背景材料:某高层建筑施工时,工人甲被从16层爬架落下的一块重约1kg的混凝土块击中头部安全帽被砸破,造成头部右侧骨折,经过调查,知工人乙在清理爬架时不小心将混凝土块碰落,混凝土块碰落后从安全网弹出。问题: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随机试题
甲从乙商场购买丙厂生产的彩电一台,使用中荧光屏爆炸造成人身伤害,受害人甲因此()
最保险的止血方式是
最易导致免疫耐受的抗原注射途径是
崔某虚构“卢氏县药都中药材种子种苗贸易部”,在根本没有任何中药材种子种苗,也未经广告管理部门审核的情况下,擅自通过《故事大观》、《农民致富之友》等刊物刊发中药材种植等含虚假内容的广告,并私自印制种植宣传小报向种植户邮寄散发,误导消费者,骗取他人财物。从20
点电荷+q和点电荷一q相距30cm,那么,在由它们构成的静电场中()。[2011年真题]
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简述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平原是绝对高度低于200米、相对高度小于50米的平缓陆地,是陆地地貌最基本的类型之一,世界大部分人口均居住在平原地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WhenwasTwainborn?
WhatWilltheWorldBelikeinFiftyYears?A)Thisweeksometopscientists,includingNobelPrizewinners,gavetheirvisionof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