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有人说,法律审判需要舆论监督;还有人说,舆论不能影响法律审判。你怎么看?
有人说,法律审判需要舆论监督;还有人说,舆论不能影响法律审判。你怎么看?
admin
2017-03-01
34
问题
有人说,法律审判需要舆论监督;还有人说,舆论不能影响法律审判。你怎么看?
选项
答案
法律是治国之本,有其独立的运行体系,也正是这种独立性才能保证法律的公平。而舆论的力量是无形,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是群众意见的表达,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社会管理中,舆论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题干中有人认为法律审判需要舆论监督,也有人认为舆论不能影响法律审判。我认为这两句话说得都非常有道理,阐明了法律与舆论的关系。 法律应该受到舆论的监督。法律维护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舆论监督对于法律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一,舆论的监督有利于执法人员公平执法。法律的公平正义,最终还是要执法人员来实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执法人员都能秉公执法,有部分执法官员作风不正,执法能力差,工作推诿,办事拖拉,而新闻媒体的监督有效传播了审判过程,使人民群众对于执法人员有一个评判的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违背公平正义的现象出现。 第二,舆论的监督有利于执法过程的透明、公开。现代社会,由于场地的限制不能无限制地让群众到审判庭观看执法。这样就增加了审判的神秘性,也就会有很多人开始怀疑、甚至是误解公正的审判。如果有舆论的监督,包括新闻媒体的监督,就增加了审判过程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的公开公正,从而更加拥护依法治国。 第三,舆论的监督有利于发现法律的不足。当审判结果或者审判依据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响,很有可能就是由于我国法律还有不完善之处,也许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相关案件,例如关于网络等新生事物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也许某些法律内部存在漏洞,不足以服众。所以舆论监督在某些层面上可以促进法律的自我更新与完善。 所以法律的执行离不开舆论的监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舆论监督”可以替换为“舆论审判”。舆论只能起监督作用,不能影响法律的独立性及其审判结果。如果舆论可以影响审判结果,就从“舆论监督”变成了“舆论审判”,违背了依法治国的原则,制造混乱。 最后,舆论应该积极有效地发挥其监督作用,但是一定不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将舆论导向于同法律相反的方向。尤其是新闻媒体、现代网络,应如实报道,给社会一个积极的导向,促进法律的公开透明。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a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面试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但不可以越级上报。()
在()情况下,不存在复议第三人参加复议的问题。
为什么说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苦的任务?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宜传、教育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是()。
2006年5月中旬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立即停止购入和使用()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包括“亮菌甲素注射液”在内的所有药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开放观念、效率观念增强了。而这些意识的形成又反过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2002年10月初,重庆市某高校女生马某由于与其同校的大学生男友林某在外出旅游途中同居,导致怀孕。事情发生后,学校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该校《违纪学生处罚条例》中关于“道德败坏,品行恶劣”,“发生不
某甲与同事某乙曾有过不正当关系,乙拒绝同甲来往后,甲还常去乙家纠缠。乙的丈夫丙曾为此多次与甲交涉,但仍无济于事。于是,乙、丙二人商议,如果甲再来纠缠,将其腿打断。某日晚,甲又去乙家。乙听到屋外有响动,将丙叫醒,丙随手在屋里拿了一把铁锹闯到屋外,看到甲正躲藏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他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随机试题
畸形中央尖常见于()。
2003年1月9日,某县人民检察院以贪污、受贿嫌疑将某国有企业总经理乔某逮捕,后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8月16日,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乔某有期徒刑8年。乔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原判,并将乔某
下列各项中,关于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说法正确的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008年上半年贵州农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为700.92元,考虑价格因素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086.2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46%。支出增加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08年上半年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促进经济增长
下列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__。intn=’c’;switch(n++){default:printf("error");break;case’a’:printf("good");break;case’C’:printf("mornin
若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inta=1,b=2,c=3,d=4,r=0;if(a!=1);elser=1;if(b==2)r+=2;else;if(c!=3)r+=3;else;if(d==4)r+=4;printf("%d
Fatterpeoplearemorelikelytolosetheirmemoriesandbrainpowerquickerthanthosewhoarethinner,accordingtoBritish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