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叶某诉汪某借款纠纷案,叶某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内容为汪某向叶某借款3万元并收到该3万元的借条复印件,上有“本借条原件由汪某保管,借条复印件与借条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字样,并有汪某的署名。法院据此要求汪某提供借条原件,汪某以证明责任在原告为由拒不提供,后又称找不到
叶某诉汪某借款纠纷案,叶某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内容为汪某向叶某借款3万元并收到该3万元的借条复印件,上有“本借条原件由汪某保管,借条复印件与借条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字样,并有汪某的署名。法院据此要求汪某提供借条原件,汪某以证明责任在原告为由拒不提供,后又称找不到
admin
2021-05-31
67
问题
叶某诉汪某借款纠纷案,叶某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内容为汪某向叶某借款3万元并收到该3万元的借条复印件,上有“本借条原件由汪某保管,借条复印件与借条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字样,并有汪某的署名。法院据此要求汪某提供借条原件,汪某以证明责任在原告为由拒不提供,后又称找不到借条原件。证人刘某作证称,他是汪某向叶某借款的中间人,汪某向叶某借款的事实确实存在;另外,汗某还告诉刘某,他在叶某起诉之后把借条原件烧毁,汪某在法院质证中也予以承认。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三·80题)
选项
A、法院可根据叶某提交的借条复印件,结合刘某的证言对案涉借款事实进行审查判断
B、叶某提交给法院的借条复印件是案涉借款事实的传来证据
C、法院可认定汪某向叶某借款3万元的事实
D、法院可对汪某进行罚款、拘留
答案
A,B,C,D
解析
叶某提交的借条复印件和刘某的证言相互印证。且都是合法证据,法院可根据这两项证据对借款事实进行审查判断。A项正确。
借条复印件经过转手,是第二手证据,也就是传来证据。B项正确。
《民诉解释》第112争规定,书证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因提交书证所产生的费用,由申请人负担。对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申请人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叶某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内容为汪某向叶某借款3万元并收到该3万元的借争复印件,上有“本借条原件由汪某保管,借条复印件与借条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字样,并有汪某的署名,说明书证在汪某控制之下,法院要求汪某提供借条原件,汪某以证明责任在原告为由拒不提供,法院就可以推定书证所能证明的内容为真实。C项正确。
《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汪某叶某起诉之后把借条原件烧毁,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针对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法院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d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B市的京发公司与T市的蓟门公司签订了一份海鲜买卖合同,约定交货地在T市,并同时约定“涉及本合同的争议,提交S仲裁委员会仲裁。”京发公司收货后,认为海鲜等级未达到合同约定,遂向S仲裁委员会提起解除合同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受理了该案。在仲裁规则确定的期限内,
下列案件中,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有:()
民事诉讼法和审判实践把民事诉讼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如()
张某与李某产生邻里纠纷,张某将李某打伤。为解决赔偿问题,双方同意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调解员黄某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关于该纠纷的处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司考2010.3.35)
民事诉讼与和解、调解、仲裁的主要区别在于()。
法院送达的内容可以是:()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9.3.83)
2000年7月8日,某市甲区服装厂向该市乙区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查封丙区某百货公司在乙区的仓库一间,并提供了相应的担保。但直到2000年7月25日,甲区服装厂仍未起诉,此时给百货公司造成了5万元损失。现问百货公司因服装厂给其造成的损失请求赔偿,应向哪
甲市A区人民法院于2001年11月30日发出公告,内容为:公告3个月后若被申请人仍未出现或确知其生存下落,法院即可依法作出宣告被申请人死亡的判决。本案公告期间届满日期是哪一天?()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砂的叙述有误的是()。
在Word2003的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在__________。()
当氢质子放入静磁场后,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医患关系暂时不协调的是
黄酮类化合物带I的产生是由于若B环有OH取代,则
以下关于公民权利、义务的说法中,()符合《宪法》规定。
一名大学生自愿到边远山区进行支教的行为说明()。
经济学理论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慢。历史表明,避免“资源诅咒”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并非如很多人所认为的,只有尼日利亚等欠发达国家才会受这一诅咒的困扰。由此可以推出:
教育目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