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恩格斯认为,单就某些自然现象的有规则的依次更替,就可能产生因果观念。例如,随太阳而来的热和光,但是在这一点上还没有任何证明。在这一点上,休谟的怀疑论说得对:“在此之后”不能论证“由此之故”。但是,人类的活动却可以对因果性作出验证。如果我们用凸透镜把太阳光集
恩格斯认为,单就某些自然现象的有规则的依次更替,就可能产生因果观念。例如,随太阳而来的热和光,但是在这一点上还没有任何证明。在这一点上,休谟的怀疑论说得对:“在此之后”不能论证“由此之故”。但是,人类的活动却可以对因果性作出验证。如果我们用凸透镜把太阳光集
admin
2016-07-30
56
问题
恩格斯认为,单就某些自然现象的有规则的依次更替,就可能产生因果观念。例如,随太阳而来的热和光,但是在这一点上还没有任何证明。在这一点上,休谟的怀疑论说得对:“在此之后”不能论证“由此之故”。但是,人类的活动却可以对因果性作出验证。如果我们用凸透镜把太阳光集中在焦点上,取得像普通的火所产生的一样的效果,那么我们用这一点就证明了热来自于太阳。由此而论( )
选项
A、因果联系具有前后相继性,但并非所有具有前后相继性的现象都属于因果联系
B、人们关于因果联系的观念来自于经验,但经验不能证明因果联系
C、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这一点只能通过实践予以证明
D、因果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的联想
答案
A,B,C
解析
因果联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前后相继性,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此为本质的特点。人们在经验中,直接可以感知的就是先行后续性,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能借助于抽象思维并通过相应的实践予以把握。正因为如此,很多不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先行后续性也被误认为是因果联系了。据此,应选A、B、C。D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该命题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事实上,因果联系是真实存在的联系,人们头脑中的因果观念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的反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fz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公文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所有的公文中,()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在特殊情况下,下级机关可以越级请示。()
行文关系就是机关之间公文授受关系,它是依据机关组织体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的.通常不包括()。
下列选项中,()属于李大钊同志的著作。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成立。
坚持切实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我们需要把握好执政党的政策与宪法、法律的关系,党的组织结构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与公民对党的执政活动的监督之间的关系。()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道德观念去做事的行为被称之为()。
野外活动其乐无穷,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技能是享受乐趣的保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鳞翅目幼虫体壁的原生刚毛在第1龄幼虫已出现,次生刚毛在第2龄幼虫开始出现,是重要的分类特征。
函数y=x+的单调减区间为【】
企业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下列各项不应包括在“存货”项目中的是()。
2015年3月,王某在某期货公司营业部开户并存入5000万元人民币准备进行大豆期货交易。因当时市场行情不乐观,王某一直未进行交易,资金一直闲置。2016年10月,该期货公司营业部经理张某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大豆期货处于多头行情中,并有加速上涨的趋势,于是张某擅
贷款额度通常按照抵(质)押物的一定抵(质)押率确定的是()。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有()。(1)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国IP地址数的变动与域名数的变动无直接关系(2)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国域名数与网站数有相同的变动特征(3)20
某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名职员涉嫌被拘审。甲:只有乙作案,丙才会作案。乙:甲和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作案。丙:乙没作案,作案的是我。丁:乙是作案者。事实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说假话。如果上述断定都真,那么以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解正确的有(
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QuantitativeResearchinEducationManyeducationresearchersusedtoworkontheassumptionthatchildrenexperiencediffe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