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遗失一部相机,乙拾得后放在办公桌抽屉内,并张贴了招领启事。丙盗走该相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丁出质于戊。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05年司考.卷三.单7)
甲遗失一部相机,乙拾得后放在办公桌抽屉内,并张贴了招领启事。丙盗走该相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丁出质于戊。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05年司考.卷三.单7)
admin
2021-08-03
101
问题
甲遗失一部相机,乙拾得后放在办公桌抽屉内,并张贴了招领启事。丙盗走该相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丁出质于戊。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05年司考.卷三.单7)
选项
A、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
B、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
C、丁对相机的占有属于自主占有
D、戊对相机的占有属于直接占有
答案
B
解析
所谓无权占有是指无本权的占有,而本权是指可以对物进行占有的权利。乙拾得他人相机并予以占有,这种占有是一种无本权的占有,因为他是在没有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债权的基础上而对该相机进行的占有。所以,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所谓他主占有是指占有人非以所有人的意思而进行占有。而丙盗走该相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丁,这说明,丙是以所有人的意思来对相机进行处分的,所以丙的这种占有是一种自主占有,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所谓自主占有是指占有人以将占有物据为已有的意思而对该物进行占有。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相机,所以其认为自己就是所有权人,是以将物据为已有的意思而对该标的物进行的占有,所以丁是一种自主占有。选项C的说法是正确的。所谓直接占有是指直接对物进行事实上的管领和控制。丁将相机出质于戊。质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交付质物给质权人。所以,戊取得对相机的事实上的管领和控制,构成直接占有。所以,选项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由此可知,本题的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hU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自书遗嘱将所有遗产全部留给长子乙,并明确次子丙不能继承。乙与丁婚后育有一女戊、一子己。后乙、丁遇车祸,死亡先后时间不能确定。甲悲痛成疾,不久去世。丁母健在。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13年司考.卷三.多66)
遗嘱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
甲于2000年10月10日向乙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2年。2002年10月16日。甲还没有还款。乙经调查,发现甲家里除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没有什么值钱的。但甲帮丙运输百货,丙还有2万元运输费未付,已到期近7个多月。由于丙是甲的亲戚,甲不好意思向丙要钱,
甲超市与乙运输公司订立运输合同:由乙公司将1000辆摩托车一次运到甲超市所在地。由于乙公司的运输车辆临时有其他任务无法一次运完,遂与甲超市协商,分三次运输,多余的费用由甲超市和乙公司分别承担,遭到甲超市拒绝。后来经过乙公司调查,甲超市在摩托车运到后,并未马
周某从迅达汽车贸易公司购买了1辆车,约定周某试用10天,试用期满后3天内办理登记过户手续。试用期间,周某违反交通规则将李某撞成重伤。现周某困难,无力赔偿。关于李某受到的损害,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11年司考.卷三.单6)
甲与同学打赌,故意将一台旧电脑遗留在某出租车上,看是否有人送还。与此同时,甲通过电台广播悬赏,称捡到电脑并归还者,付给奖金500元。该出租汽车司机乙很快将该电脑送回,主张奖金时遭拒。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12年司考.卷三.单4)
甲公司将1台挖掘机出租给乙公司,为担保乙公司依约支付租金,丙公司担任保证人,丁公司以机器设备设置抵押。乙公司欠付10万元租金时,经甲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口头同意,将6万元租金债务转让给戊公司。之后,乙公司为现金周转将挖掘机分别以45万元和50万元的价格先后
下列哪些不属于承揽合同行为范畴()。
下列关于连带责任保证主债务诉讼时效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技术贸易
都金的归经是
一枝花有限公司因营业期限届满解散,并依法成立了清算组,该清算组在清算过程中实施的下列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2011年2月,下列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中,具备法定条件的有()。
天津泥人张以《红楼梦》为题材做的泥人作品是()。
内感性不适是感觉障碍的一种。它是指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感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与内脏性幻觉不同,患者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部位,多见于精神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脑外伤后精神障碍。下列属于内感性不适的是()
简述浪漫主义芭蕾的历史地位
(2013年真题)《唐律疏议.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或旁有闻证,事非疑似之类。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者,得为异议,议不得过三。”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唐律关于法官处
(1)Anoutstandingexampleofsocialconditioningtoacceptchange,evenwhenitisrecognizedasunwelcomechangebythelargep
ForthepastfewyearsSusanhadbeen_______herincomebythecreationoffictionunderapennam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