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评述。

admin2017-09-26  19

问题 试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评述。

选项

答案(1)形成和发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必然地引出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移植“西学”?移植“西学”能否解决中国面临的困难?如果必要,是全盘移植还是部分移植?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在同答以上问题时,守旧派对“两学”采取了顽固拒绝的态度,认为提倡学习“西学”就是舍本逐末;洋务派应付守旧派攻讦和处理中、西学关系的典型方案就是“中体西用”,认为在突出“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有人用“主辅”“本末”“体用”这些巾围传统文化巾固有的概念范畴来表达“中学”与“西学”两者应该何为主导、何为从属的观点。如1861年,冯桂芬在《采两学议》中提出:如果以中国的伦常名教为原本,再辅之以各国富强之术,不是更好吗?到19世纪90年代,发表类似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表达方式越来越明确,并逐渐定型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流行语。如1892年郑观应就在《西学》篇中说:“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此外,沈寿康、孙家鼐等人也对此有过相关论述。但直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进行集中阐述,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2)张之洞《劝学篇》的主要观点。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之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劝学篇》从学术、教育入手提出和论证其纲领,符合张之洞一贯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的思想方式。 《劝学篇》共24篇4万余字,分内篇和外篇。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则专就“西学”而论。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他尤其强调“明纲”,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中国所以成为中国的根本所在;指出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学习“两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在他看来,“西学”包括西史、西艺和西政:西史即西方各国的历史;西政是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而西艺则指近代西方科技。并提出,在办理教育和个人学习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出西政与西艺的轻重缓急:西艺难学,适合于年少者,着眼于长远;西政相对易学,适合于年长者,着眼于当前急需。 (3)历史作用和局限。第一,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封建旧文化充斥整个社会,“西学”动辄受到守旧派的指斥。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第二,在“中体西用”形式下,“西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在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的新式学堂也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第三,在维新思想兴起之际,张之洞出台《劝学篇》,起到了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作用,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实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第四,从学理上看,“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它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二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ow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