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男,19周岁)纠集乙(男,15周岁)、丙(男,17周岁)实施盗窃。在甲、乙破窗入室后,负责望风的丙因害怕而逃离现场。甲、乙窃得储物间的财物后共同进入卧:室,乙发现女主人王某正在熟睡,遂对其实施强奸,乙得逞后,甲也欲强奸王某,但因太紧张未能得逞。之后,二
甲(男,19周岁)纠集乙(男,15周岁)、丙(男,17周岁)实施盗窃。在甲、乙破窗入室后,负责望风的丙因害怕而逃离现场。甲、乙窃得储物间的财物后共同进入卧:室,乙发现女主人王某正在熟睡,遂对其实施强奸,乙得逞后,甲也欲强奸王某,但因太紧张未能得逞。之后,二
admin
2019-05-29
62
问题
甲(男,19周岁)纠集乙(男,15周岁)、丙(男,17周岁)实施盗窃。在甲、乙破窗入室后,负责望风的丙因害怕而逃离现场。甲、乙窃得储物间的财物后共同进入卧:室,乙发现女主人王某正在熟睡,遂对其实施强奸,乙得逞后,甲也欲强奸王某,但因太紧张未能得逞。之后,二人携带财物逃离现场。(2017年一法专一第37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甲、乙、丙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选项
答案
①甲、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理由:甲、乙、丙有盗窃的共同行为和共同故意,本当共同构成盗窃罪,但是,乙只有15周岁,不能为盗窃罪负刑事责任。所以,只有甲、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在这个共同犯罪中,甲是实行犯,丙是帮助犯。 ②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甲、乙实施盗窃后,共同进入王某的卧室,乙先强奸王某,甲以默示的方式与乙形成事中共犯,所以二人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因为强奸行为超出了丙的犯意,丙不对强奸行为负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tk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工商局局长甲明知自己弟弟的皮包生产厂大量生产仿冒国外奢侈品牌的皮包,但仍未依法采取措施,导致假冒皮包大量流入市场。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甲男与乙男共谋抢劫某女教师丙的财物,便潜入该教师在校园中所住的宿舍。乙男在宿舍外望风,甲男持刀闯入丙的房间后,发现宿舍内只有简单的桌椅床铺,没有值钱的财物,为不虚此行便以刀相威胁,让丙脱光衣服以一饱眼福,丙含泪脱下衣服并摘下手腕上的手表(价值3000元)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因素()
我国《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
甲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2015年2月20日前还款,由丙作为保证人。到期后甲未还款,乙于7月20日起诉甲,要求甲还款并承担违约责任。乙的胜诉判决于8月25日生效,但因甲没有履行能力导致无法执行,乙便于8月31日对丙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关于本案说法正
下列选项中,单位能够构成的犯罪是()
甲路过偏僻路段,看到其友乙强奸丙的犯罪事实。甲的下列哪一行为构成包庇罪()
随机试题
导轨副用于引导运动部件的走向,保证执行件的正确运动轨迹。导轨副包括运动导轨和_______导轨两部分。
A.单纯扩散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出胞
黄芩中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元因具有邻三羟基,结构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绿色化合物
A、龙胆草B、秦皮C、白鲜皮D、苦参E、马勃善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药物是
在图4—76中,将系统的惯性力系向O点简化,其主矢F1和主矩MO的数值分别为()。
特别适合于重油、聚乙烯醇、树脂等黏度较高介质流量的测量,用于精密地、连续或间断地测量管道中流体的流量或瞬时流量,属容积式流量计。该流量计是()。
下列关于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境外分支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说法有误的是()。
高老病逝,生有二子高大、高二,领养一子高三,妻子尚在。留有房屋六间,存款24万元,人身保险一份,指定受益人为高老妻子。高老酷爱字画,留有名人字画若干。生前立有遗嘱,把自己全部字画留给小儿子高三。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就存款而言,高老的妻子可以分得的数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下列所给区域中,2007年1—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高的是()。
一户人家养了四只猫,其中一只猫偷吃了他家里的鱼。主人对它们进行审问,只有一只猫说真话。这四只猫的回答如下:甲:“乙是偷鱼贼。”乙:“丙是偷鱼贼。”丙:“甲或者乙是偷鱼贼。”丁:“乙或者丙是偷鱼贼。”根据以上陈述,请确定以下哪项陈述为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