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抢夺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一审宣判后甲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县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认定不当,量刑过轻,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8年。市人民法院的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抢夺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一审宣判后甲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县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认定不当,量刑过轻,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8年。市人民法院的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dmin
2014-05-30
58
问题
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抢夺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一审宣判后甲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县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认定不当,量刑过轻,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8年。市人民法院的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选项
A、将抢夺罪改判为抢劫罪,将原判刑期改为8年
B、在维持原判罪名的情况下将原判刑期改为8年
C、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将罪名改为抢劫罪
D、维持原判
答案
4
解析
本题涉及上诉不加刑原则。《刑事诉讼法》第190条第1款规定了上诉不加刑原则,《刑诉解释》第257条第1款进一步加以明确:“对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只是认定的罪名不当的,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罪名。”所以C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vk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章某在某市甲区盗窃,又在该市乙区盗窃,逃窜至该市丙区时,被丙区公安机关抓获,后丙区法院受理了章某盗窃案。关于本案的审判管辖,正确的是:()
甲人户抢劫,但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根据《刑法》第263条规定,人户抢劫的应当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院对甲减轻处罚,下列选项中对甲判处的主刑可能正确的是:()
刚执完勤的士兵王某和好友李某开玩笑,拿着执勤枪向李某瞄准并扣动扳机,不料枪中有子弹,李某被当场打死。执勤枪支中以前从未装过子弹,王某也不知道谁在执勤枪中装了子弹。下列选项中,对王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被告人甲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决定立即执行死刑。在上诉期限内,甲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对此案应当如何报请复核?()
李某与张某为邻居,因李某笑话张某才30岁就掉了大量头发,像个老头,张某便将李某打成重伤,经及时抢救,李某才脱离生命危险,治疗期间共花去医药费、交通费以及误工损失约3万元。公安机关对张某立案侦查,经人民检察院审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关于本案,请回答第(1)
法院对一起共同犯罪案件审理后分别判处甲死缓、乙无期徒刑。甲没有提出上诉,乙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同时检察院针对甲的死缓判决以量刑不当为由提起抗诉。下列关于第二审程序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
一起共同抢劫案件,被告人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在一审宣判后,张某当即表示上诉,王某则表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关于本案被告人的上诉,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郑某收集某省法院门前公告栏里的死刑数字进行汇总之后,将得出的死刑总数向境外提供,关于这一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王某、赵某于2007年1月7日共同抢劫了一名个体户李某,在抢劫中,持匕首刺中李某的腹部,致李某失血过多而死亡。该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以抢劫罪将二人起诉到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以下问题。在本案中,如果
随机试题
患者呕吐清水痰涎,脘闷食少,时有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其治法是()
在证券自营业务的自营账户的审核和稽核制度中,以下不属于禁止行为的是( )。
对于税收筹划的理解正确的有()。
A、经济调节职能B、市场监督职能C、社会管理职能D、公共服务职能 B国务院及各部门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方便面集体涨价的监管属于市场监督职能。
关于修路。有村民情绪激动,上访,其中一个是领导的亲戚,你怎么处理?
下列属于过程控制应用的是()。
WorldHeartDaySundaywasWorldHeartDay.TheWorldHeartFederationanditsmembergroupsinmorethanonehundredcountri
WhatdoestheGoGroupdo?
Staffhavebeenholdinganumberof_________toraisemoneyforcharity.
Itisgenerallyacceptedthattheexperiencesofthechildinhisearlyyearslargelydeterminehischaracterandlaterpersonal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