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典故出自(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典故出自( )
admin
2022-05-30
50
问题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典故出自( )
选项
A、《三国志》
B、《世说新语》
C、《史记》
D、《汉书》
答案
A
解析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登传》。三国时许汜对刘备说,他过下邳时见陈登(字元龙),陈登不理睬他,自上大床去睡,让他睡下床,未免太傲慢不敬。刘备批评许汜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作者用此典故,说自己胸怀国家大事,耻于做许汜那样只顾一己私利的庸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LE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语文
普高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涘
《锦瑟》的作者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他的诗歌以书写自己伤时忧愤和失意感慨为主。()
阅读庄子《秋水》的一段文字: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字: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请回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反映了当时怎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字: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请回答: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随机试题
制定劳动定额总的要求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肺部吸收的叙述中,正确是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不包括
A.HBcAgB.抗-HBsC.抗-HBc-IgGD.抗-HBc-IgME.抗-HBe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岩质边坡破坏形式的确定是边坡支护设计的基础,分为两大类,正确的是:[2008-7]
活的淡水小龙虾
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完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2014年4月份,甲产品完工产品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200件,第二道工序100件。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原材料分两道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20千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品的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不断呼吁小学生家长不要给孩子增加太多的学习负担,少报课外班,过多地上课外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类针对小学生的课外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以下哪项陈述为真,最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专家的观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