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主张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
张某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主张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
admin
2016-01-15
111
问题
张某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主张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
选项
A、李某与赵某签订了试用买卖合同,将一头牛交给赵某试耕。赵某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了不知情的第三人张某,并为交付
B、赵某为李某保管一套精美邮票,好友张某过生日,赵某谎称该邮票是以自己积蓄购得,赠送给张某,并为交付
C、赵某自图书馆借得一套《司法考试教材一本通》,涂去图书馆的标记后,以合理价格卖与不知情的张某,并为交付
D、赵某拾得李某丢失的手机,与不知情的张某约定以500元出卖,张某已交付价金,但赵某尚未交付手机
答案
C
解析
按照《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应符合下列几项构成要件:(1)出让人为无处分权人,(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3)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以合理的价格转让标的物,(4)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A项中,根据《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41条第2款:“在试用期内,买受人对标的物实施了出卖、出租、设定担保物权等非试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买受人同意购买。”赵某对试用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处分,视为赵某同意对标的物的购买,因此,其对耕牛的处分为有权处分,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B项中,赵某将为李某保管之物无偿地赠与张某,张某并非以合理的价格受让,因此,其不能善意取得该物。D项中,赵某尚未将手机交付,张某亦不能善意取得。C项中,张某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PSJ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海金砂的药用部分是雷丸的药用部分是
刘XX,肝癌晚期,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但自认是肝硬化,有望治疗。每当有不适和要求时,都按铃希望医护人员能解决。但医护人员几次都是回避,使患者十分失望。一次,患者疼痛再次发作,要求止痛,又遭到拒绝,理由是:你的用药,医嘱已全了。面对此类患者,在医学道德选择上最
A.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B.稳定型医患关系C.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D.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E.对立型医患关系
A.医患双方不是双向作用,而是医生对患者单向发生作用B.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充当指导者C.医生和患者具有近似同等的权利D.长期慢性患者已具有一定医学科学知识水平E.急性患者或虽病情较重但他们头脑是清醒的主动被动型的特点
女性,54岁。优秀话务员,近几年怀疑丈夫有外遇,看电视时激动,控制不住,外出走失1周找不到自己家,住在露天,公安人员收留送回家,吃饭用手抓着吃,记忆力下降,行为幼稚。既往高血压7年,脑梗死后10个月,神经系统检查:BP225/110mmHg,说话口齿不清,
下列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医生李某在值班期间,某病房突然失火,李某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将卧床患者背下楼。其行为受到众人的好评。李某履行的义务是
患者刘某,男性,34岁。因身体不适就诊,全身浮肿,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脊冷痛,神疲,纳少,便溏,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尿常规检查见尿蛋白,血压160/90mmHg。应诊为慢性肾炎哪一型()
甲公司提供一批面料给某制衣厂订制一批工作服,开工不久甲公司觉得工作服样式不够美观,遂要求制衣厂停止制作。制衣厂认为这是个无理要求,便继续使用剩下布料,按原定式样完成了订单。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美国组织文化的特征。
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为【】
属于人格权的权利类型是()。
创伤后进行清创的目的是
患者女性,30岁。因低热、乏力、盗汗、干咳两月前来就诊。X线胸片检查示:右肺片状阴影伴空洞。痰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治疗2个月后查肝功:ALT340U/L,AST200U/L、TBil83.5μmol/L,肝炎分型检查均为阴性。应考虑为
牛黄解毒片的制备工艺是先将组方中的药材牛黄、雄黄、大黄、冰片粉碎成细粉或极细粉,其余药材用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得稠膏,加入大黄、雄黄细粉,制粒,再加入牛黄、冰片细粉,混匀,压片。牛黄解毒片属于下列哪种片剂()。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作为理财规划师,对汇率应该特别关注,尤其是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汇率。( )
证券经纪业务成交原则有()。
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者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挤出效应是指当供应和需求有新的增加时,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这会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