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为测一水样中的悬浮物,称得滤膜和称量瓶的总质量为56.5128g.取水样1 00.00mL,抽吸过滤水样,将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经恒重过的称量瓶里,烘干,冷却后称霞得56.5406g,则该水样中悬浮物的含量为( )。
为测一水样中的悬浮物,称得滤膜和称量瓶的总质量为56.5128g.取水样1 00.00mL,抽吸过滤水样,将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经恒重过的称量瓶里,烘干,冷却后称霞得56.5406g,则该水样中悬浮物的含量为( )。
admin
2008-06-27
70
问题
为测一水样中的悬浮物,称得滤膜和称量瓶的总质量为56.5128g.取水样1 00.00mL,抽吸过滤水样,将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经恒重过的称量瓶里,烘干,冷却后称霞得56.5406g,则该水样中悬浮物的含量为( )。
选项
A、278.0mg/L
B、255.5mg/L
C、287.0mg/L
D、248.3mg/L
答案
A
解析
c=(m一m
0
)/V,其中m=56.5406g,m
0
=56.5128g,V=100mL,得c=278.0mg/L。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U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下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基础考试(下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建筑物的岩石锚杆挡土结构,对其支护用的永久性岩石锚杆进行设计,锚杆直径为120mm,用HRB335级钢筋,直径为14mm。锚杆嵌入未风化的泥质砂岩中的有效锚固长度650mm,用M30水泥砂浆灌孔。试问: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项。
某建筑物地基采用CFG桩处理,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800kN,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桩体竖向抗压承载力修正系数βp=1.0,桩间土承载力修正系数βs取为0.90,采用三角形布桩,单桩直径为0.5m。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
某素填土建筑地基,地下水位埋深20m,拟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法处理地基。初步设计时,桩直径为0.4m,按正方形布桩,水泥土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桩问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桩问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0.9。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29—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深为3.5m,基底尺寸为14m×32m,板厚0.45m,地下水位距地表2.5m。上部结构传来的基础顶面处相应于荷载的标准组合时的竖向力Fk=44800kN,弯矩Mk=24000kN.m。工程地质情况为:第一层素填
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如图6.8.5所示,柱截面尺寸为800mm×600mm,承台采用C40混凝土(ft=1.71MPa),承台顶面仅承受柱传来相应于荷载的基本组合时的轴压力值F。取承台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试问:承台变阶处A1-A1截面
某建筑基坑降水采用潜水完整井,潜水含水层厚度为20m,含水层渗透系数k=4m,/d,平均单井出水量q=600m3/d,井群的影响半径R=130m,井群布置如图9.5.1所示。试问:该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s(mm)最接近下列()项?
某建筑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覆盖层厚度为20m,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为245m/s,结构自振周期为0.5s,阻尼比为0.04。试问: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相应于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接近下列
某建设堆场建造在一正常固结软土地基上,软土层厚度8.0m,其下为密实砂层。现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处理,砂井长8m,直径0.3m,预压荷载为120kPa,固结度达到0.84时卸除堆载,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沉降了0.86m,卸载后回弹再压缩0.13m。堆场面层结构
预压法的排水体系包括()。
图示桁架有()根零杆。
随机试题
幼儿科学教育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
作口腔真菌培养时,采取分泌物的部位宜在
在下列选项中,()不应列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目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投标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开标以及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投诉的,应当依法先向()提出异议。
装箱单是用以说明货物包装细节的清单,又称为()。
按内在属性分类,主要包括按客户的()进行分类。
《物权法》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财产的所有权。
模块本身的内聚是模块独立性的重要性度量因素之—。在7类内聚中,具有最强内聚的—项是______。
AdvantagesofPublicTransportA)AnewstudyconductedfortheWorldBankbyMurdochUniversity’sInstituteforScienceandTe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