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1.“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公务员考试已变成全国高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最难的考试”。官方数据显示,2007—2010年,我国公务员的报名人数从74万一路上升到2010年的审核通过人数144.3万。在经历2011年的141.5万和

admin2016-04-14  39

问题 给定材料:
    1.“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公务员考试已变成全国高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最难的考试”。官方数据显示,2007—2010年,我国公务员的报名人数从74万一路上升到2010年的审核通过人数144.3万。在经历2011年的141.5万和2012年130万的小幅下降后,2013年又首次突破了150万。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经过9天的报名,在2013年10月24日下午18点落下帷幕。审核通过总人数达1367133,竞争比70:1。
    有调查显示,66.6%的受访年轻人表示想当领导,明确表示不想当领导的人只占4.8%。在受访者中,“80后”占46.7%,“70后”占33.9%。调查显示,多达91.8%的人感觉现在年轻人普遍热衷当领导,其中47.8%的人觉得“很普遍”。
    2.有调查公司的报告称,美国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的,只有3%左右。因为公务员的薪酬待遇相比私营企业还相差很远。《联邦政府雇员工资和补偿金法》规定,公务员的工资必须等同于同一地区同等强度工作非公务员标准。美国的公务员分为高级和普通两类。前者是指在政府担任领导职务的官员,仅占15%,而普通公务员是大多数,他们的收入要比医生、律师和大型私企的员工低很多。
    在英国,公务员的标准要求很高,对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推理、判断综合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就无法进入到这个行列。而大多数公务员福利并不高,所以就发生公务员罢工现象,抗议政府延长退休年龄,削减工作岗位,缴纳更多的养老保险等,他们的工作已经很辛苦了,然而在工资被冻结的情况下,还要辛苦地赚钱,应对通货膨胀和随时发生的裁员。
    在法国,公务员的医疗保障与企业没有多少区别。法国公务员的收入并不高,一般刚进入政府的公务员工资,要比企业的工人低很多。不少人认为,公务员工作个性受到限制,缺乏想象,发展的机会少,所以,并不是一个受到众人追捧的工作。只有在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大气候下,才会有很多的人把目光转向这个“铁饭碗”。
    在日本,日本人对公务员的态度,也像法国一样,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形势。调查显示,2011年度,毕业的大学生调查,排名第一的工作岗位就是“公务员”。而在前一年的调查中,公务员还排在榜单的50位开外。所以,大学生就业的倾向,就是国家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在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金融危机,企业倒闭,公司裁员,越来越多的人就重视工作的稳定了。但是,他们只是把公务员职位当成一个普通的工作来看待。
    3.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谓公务员的“禁令之年”。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纪委等中央部门至少出台14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规定,涵盖了他们工作生活的各方面。禁令频频之下,一些官员感叹“为官不易”;而相应的公务消费行业和市场也受到冲击、遭遇寒冬。但在公众看来,这些事无巨细的禁令,直指当前官场之积弊要害,非常有针对性,既是防微杜渐,也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一种表现。
    近日,媒体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的影响”这一问题,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北京、黑龙江、江苏、福建、陕西等省市随机抽取了100位公务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有93位受访者还表示“公务员不好当”。一些公务员坦言“为官不易”,在失去隐性收入后,一些人甚至考虑离职。
    4.习近平《之江新语》中有一篇政论文,题目是《心无百姓莫为“官”》。文中讲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
    5.多数公务员认为,公务员职位毕竟是“铁饭碗”,尽管也有苦恼,但不至于辞职。专家认为,中央禁令削减公务员福利,但不影响整体队伍。公务员仍是社会中坚力量。
    河南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基层公务员,不愿意辞职或者不敢辞职,除了稳定和福利的吸引外,更多是因为“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特别出众的魄力”,担心“出去也只能摆地摊”,工作的稳定,让不少公务员虽然对从事的职业有各种苦恼,但并没有太多危机感。
    公务员林钦认为,中央推出禁令是好事,就是为了规范公务员队伍,是针对官场之积弊要害,也是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反腐措施。林钦说,事实上,受“禁令”影响较大的都是一些平时隐性收入高、与企业打交道多的公务员,而对一些“清水衙门”及刚入职的年轻公务员则没什么影响。所以,“禁令”禁的是公务员的不合理收入,理所应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好事。据他所知,2013年,好几个地方都在对办公室重新进行隔断、装修,清理办公室面积超标问题。去年年关将近,单位的年终福利也削减不少,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顶风作案”,但大家该干活干活儿,没听说谁打算为这辞职的。
    作答要求:
结合给定材料,围绕“为官不易,公务员不好当”这一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高度;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3.观点鲜明,论证有说服力;
  4.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5.字数不少于800字。

选项

答案 动了真格而已.谈何“为官不易”? 某报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这一话题对多位公务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2013年后没有收到任何礼品的受访者占到了79%。在失去隐性收入后,一些人甚至考虑离职转型。 一个多元的社会,就是要听得见各种声音。责任压力大了,隐性收入少了,“为官不易”的感叹自然就多了。声音虽为少数,却也是真实的话语表达。这当然是件好事,一来说明规定或禁令没有沦为“绕指柔”,“奉法者强则国强”,吏治清明大有指望;二来也说明公职岗位不再是旱涝保收的“金饭碗”,有利于根治人才过度集中于公共服务部门的社会现象,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2013年,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元年,支撑这个说法的事实有二:一是这一年,公权的笼子越制越密,禁令不断、规范不休,权力与权利的边界更为清晰;二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定调,项层设计语调铿锵,蓝图推进有力有序。一边开放权利领域,一边约束权力作为。俗话说,“由奢入俭难”,也不排除个别部门、个别公职人员散漫惯了,一旦较真起来,难免会把“底线要求”误以为是“先进标准”。种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件,无不说明一个道理:有时候,为官太容易,民众办事就要难如上青天。 近来网上网下都在热议一个说法,有媒体在养老金并轨问题上抛出一个论调,说“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养老待遇差了,队伍可不好带,积极性和清廉度都会受影响”。先不论是非,凡此种种,起码说明几个问题:公职岗位还是很有“性价比”的,而薪资福利方面的待遇并不算差。 当然,为官也确实不容易。2013年11月,《求是》杂志社旗下的《小康》杂志对在世界各地的2013名中国人开展年度感受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生命时报》联合多家网站对31468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中年人觉得活得很累。“累”不是年度汉字,却是普遍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为官不容易、为医不容易、为人师者不容易……谁又比谁更容易呢?再看看?312年底以来的规章制度,说实话,很多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制度设计,只不过真抓实干、更为较真而已。譬如清廉勤政、便民利民等,哪个是横空出世的新说法、新要求呢?一较真就不适应,恐怕只能说明此前太过潦草罢了。 如果因为禁令新规而倒逼部分公职人员“离职转型”,这不仅没什么可怕,反倒是公共利益的幸事。这是一个“实业兴邦”的时代,社会精英全部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人力资源配置的天平难免失衡。更重要的是,如果新的公职人员只是为了“隐性收入”而来,早日迷途知返,也省得将来东窗事发再去忏悔。 其实,“为官不易”的嗟叹也好,“离职转型”的娇嗔也罢,有时就像“这日子没法过了”的狠话一般,说说罢了,都别太当真。路是该走下去的,还能因为鞋破了就半途而废?换双鞋不就得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c5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大学生村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