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例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因突触传递而引起兴奋时的电活动改变及产生机制。

admin2011-12-14  53

问题 试举例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因突触传递而引起兴奋时的电活动改变及产生机制。

选项

答案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为例,它与来自肌梭的传入纤维末梢形成突触联系。若将微电极插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内,可测得其静息膜电位约为-70 mV;当电刺激相应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时,可观察到兴奋冲动进入脊髓后约0.5 ms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并在1.0~1.5 ms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呈指数下降,此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形成EPSP的机制是:某种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提高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从而导致膜的局部去极化。EPSP是一种局部电位,它在刺激强度较小时去极化程度很小,不足以引发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而当刺激强度加大时,由于同时参与活动的突触数增多,EPSP可发生总和,以致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加大而引发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并不首先出现在胞体,而是出现在轴突的始段。这是因为轴突的始段比较细小,当胞体出现EPSP时,该部位出现跨膜电流的密度较大,更重要的是由于此处膜上电压门控Na+通道的密度较大,故始段是第一个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k8J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