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濮阳发掘出土一座唐代古塔塔身完整中原地区少见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7日讯大河网报道:近日记者从清丰县文物所获悉,11月底,濮阳市文物部门在濮阳清丰县韩村乡杨韩村一唐代寺庙遗址内成功发掘古塔一座。 据了解,该塔坐北朝南,塔底距地表约4米,平
濮阳发掘出土一座唐代古塔塔身完整中原地区少见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7日讯大河网报道:近日记者从清丰县文物所获悉,11月底,濮阳市文物部门在濮阳清丰县韩村乡杨韩村一唐代寺庙遗址内成功发掘古塔一座。 据了解,该塔坐北朝南,塔底距地表约4米,平
admin
2015-05-29
59
问题
濮阳发掘出土一座唐代古塔塔身完整中原地区少见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7日讯大河网报道:近日记者从清丰县文物所获悉,11月底,濮阳市文物部门在濮阳清丰县韩村乡杨韩村一唐代寺庙遗址内成功发掘古塔一座。
据了解,该塔坐北朝南,塔底距地表约4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6米,残高3.2米。该塔塔沿为密檐式,塔刹原已损坏,塔身保存完整;塔门为长方形弧形券门,西墙为直棂砖砌假窗;东墙已被破坏;北墙有砖砌假门,有门钉。经专家初步鉴定,该塔为唐代方形砖塔,是濮阳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在中原地区考古发掘中较为少见。
清丰县文物所向记者透露,该塔于2002年在当地百姓的土地施工作业时被发现,但是因当时条件制约,濮阳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回填保护。当时在塔周边曾出土有唐武则天时期的佛像一尊和五代时期的经幢一座,现分别藏于濮阳博物馆和清丰县文物所。
据清丰县文物所介绍,目前该塔已被当地政府建房保护,并且组织人员看守。下一步还将对该区域进行详细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
根据以上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以下属于我国古代宫殿外的陈设有( )
选项
A、华表
B、嘉量
C、吉祥缸
D、阙
E、铜龟和铜鹤
答案
A,B,C,E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xxS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导游基础题库导游资格分类
0
导游基础
导游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长城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长城并称为“中国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刻画的两条有形线”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它南北贯穿京、津、冀、鲁、苏、浙6省市。此外,还有雄伟豪华的帝王宫殿,瑰丽多姿的
对联的出句和对句在内容上相联、相关,可分为()。
我国海南亚龙湾附近的野猪岛海域是我国最重要的红树林保护区。()
1841年,______组织了______人包租一列火车参加禁酒大会,此次活动为旅游及旅游业开端的标志。19世纪末______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_____在西方国家普及。20世纪中叶以来______在世界范围兴起。
我国内地城市中最大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指()。
京城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坐北朝南,只体现了面南称君的礼制思想,与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无关。()
平遥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商贸发达,迄今仍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时期县城风貌,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______。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指的是()产的瓷器。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是单独使用的对仗的句子,它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山东省境内旅游景区有许多名联,例如:对联1: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2: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对联3:云雾润蒸华不
随机试题
在VisualBasic环境下设计应用程序时,系统能自动检查出的错误是
阅读下列程序,说明程序执行后DL、AX、CX、CF的值。MOVAX,789FHMOVCX,16MOVDL,0L1:ROLAX.1JNCN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包括3类相互有关的结构,即物理结构、软件结构和( )。
先验论
女,16岁,近3天双下肢伸侧出现紫癜,分批出现、两侧对称、颜色鲜红。伴腹痛及关节痛,血小板100×109/L,WBC10×109/L,Hb110g/L,凝血时间正常。应首先考虑
限额贷款在发放中还要注意严格执行贷款的发放程序,并在出现下列()情况时及时停止贷款的发放。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实行的制度可以简单概括为()。
下列关于地下人防工程安全疏散距离的条文,哪一条错误?()
以下是某教师对《关雎》这节课导入部分的设计,阅读并回答问题。课前播放歌曲《关雎》营造气氛。导语:罗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古代有著名文学家李调元,现在有诗歌博物馆,春暖花开的时候还要举办诗歌节。可见,罗江人民一直在追求一种诗意的栖居
甲:王经理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高级雇员之一。乙:怎么可能?王经理一直用丰田汽车。上述对话中,乙的陈述隐含的一个前提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