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21600 m2,基坑开挖深度6.5m,地下2层,地上12层,筏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场地狭小,基坑上口北侧4m处有1栋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东侧2m处有一条埋深2m的热力管线。工程由某总承包单位施工,基坑支护
【背景资料】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21600 m2,基坑开挖深度6.5m,地下2层,地上12层,筏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场地狭小,基坑上口北侧4m处有1栋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东侧2m处有一条埋深2m的热力管线。工程由某总承包单位施工,基坑支护
admin
2019-10-30
24
问题
【背景资料】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21600 m
2
,基坑开挖深度6.5m,地下2层,地上12层,筏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场地狭小,基坑上口北侧4m处有1栋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东侧2m处有一条埋深2m的热力管线。工程由某总承包单位施工,基坑支护由专业分包单位承担。基坑支护施工前,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了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备案并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随后分包单位组织了3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及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召开论证会,形成论证意见:“方案采用土钉喷护体系基本可行,需完善基坑监测方案,修改完善后通过”。分包单位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后拟按此方案实施,但被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以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要求整改。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升降机安全专项检查,对该项目升降机的限位装置、防护设施、安装、验收与使用等保证项目进行了全数检查,均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三层进行了样板间施工,并对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工程交付使用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时,施工单位以样板间已检测合格为由将抽检房间数量减半,共抽检7间,经检测甲醛浓度超标。施工单位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对原检测的7间房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施工单位认为达标,监理单位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调整抽检的房间并增加抽检房间数量。
【问题】
施工单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抽检房间数量减半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请说明再次检测时对抽检房间的要求和数量。
选项
答案
(1)施工单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抽检房间数量减半的理由成立。 理由: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2)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共需检测14间房间。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规范要求时,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4y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单位工程施工阶段的划分一般有()。
关于施工流水段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有()。
项目施工中开发使用“四新”技术的依据是()。
劳动力配置计划确定依据是()。
施工流水段分阶段合理划分的依据是()。
背景:某汽车模具厂厂房工程,建筑面积6000m2,地上两层,首层层高13m,二层3.6m。独立柱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结构柱一次浇筑。工期300日历天,由于工期紧张,现场需要多点交叉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首层施工前,项目部组织
背景:某汽车模具厂厂房工程,建筑面积6000m2,地上两层,首层层高13m,二层3.6m。独立柱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结构柱一次浇筑。工期300日历天,由于工期紧张,现场需要多点交叉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首层施工前,项目部组织
关于招标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关于蛋白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B、去枕平卧位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D、端坐位E、患侧卧位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取
下列哪一组是太阳头痛的引经药
A.麻疹B.幼儿急疹C.风疹D.猩红热E.水痘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
(2010年)一定量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储于一容器中,容器的容积为V,气体压强为P,则气体的动能为()。
风险对策的( )要求,提出的风险对策应在财务、技术等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在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一定期限内,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但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该期限是()。
以下关于cache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有一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在走向成熟时会使市场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平均化,但是我们知道几乎国内外所有证券市场的价格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如果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市场永远不会走到真正成熟的那一天,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所以,我们将无法
Whatarethespeakerstalkingabou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