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大于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大于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
admin
2015-06-26
58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大于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mm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2)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本路段选用CA25D和YZTl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
(3)试验路段的结果: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三种松铺厚度20cm、30cm、40cm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他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cm。
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此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入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本工程出现弹簧现象的根本原因何在?处理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选项
答案
局部含水量过高,超过最佳含水量(13.4%)两个百分点。不完全合理。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入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过程中应该注意高填方路堤在施工中沉降时间的控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5t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胀缝施工时,可以设置()。
沥青混合料按结构可分为()。
采用手掘式顶管机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m以下。
给排水厂站中,对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构筑物),设计上不作要求的混凝土性能是()。
下列雨期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中,属于面层施工要求的是()。
背景资料:某跨线桥工程,主跨为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30+40+30)m,桥宽为23m,桥下净高为5.5m。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施工方案,拟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主梁施工。为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部命采购部门就近买支架材料,
背景资料:某跨线桥工程,主跨为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30+40+30)m,桥宽为23m,桥下净高为5.5m。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施工方案,拟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主梁施工。为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部命采购部门就近买支架材料,
背景资料:某跨线桥工程,主跨为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30+40+30)m,桥宽为23m,桥下净高为5.5m。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施工方案,拟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主梁施工。为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部命采购部门就近买支架材料,
随机试题
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_______。
下列命题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是()。
提示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的情况是
在急性腹膜炎的情况下,下列哪一类原因最常引起早期发热
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五行学说指导诊断,面见青色,脉见弦象,病位是()
当发生重大事故时,事故调查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事故调查,并在()日调查期限内向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关或者铁路管理机构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以下哪一项适用旅行社责任保险的赔偿范围?()
在整个教育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处于母法和“根本大法”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To:frontofficelFrom:geraldinebennettRe:DoingourpartDearMr.Cobalt:I’mwritingtoyoutoexp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