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厂与乙厂合作承揽一项目,向某设备厂购买设备,但该设备厂法定代表人在收到货款后不久便携款潜逃,至今下落不明。甲厂与乙厂进行了合伙结算,甲厂尚欠乙厂人民币30万元整,甲厂出具欠条上写明“今欠乙厂人民币叁拾万元整。归还期,至设备厂收回欠款后归还”。此后,乙厂多
甲厂与乙厂合作承揽一项目,向某设备厂购买设备,但该设备厂法定代表人在收到货款后不久便携款潜逃,至今下落不明。甲厂与乙厂进行了合伙结算,甲厂尚欠乙厂人民币30万元整,甲厂出具欠条上写明“今欠乙厂人民币叁拾万元整。归还期,至设备厂收回欠款后归还”。此后,乙厂多
admin
2022-11-28
33
问题
甲厂与乙厂合作承揽一项目,向某设备厂购买设备,但该设备厂法定代表人在收到货款后不久便携款潜逃,至今下落不明。甲厂与乙厂进行了合伙结算,甲厂尚欠乙厂人民币30万元整,甲厂出具欠条上写明“今欠乙厂人民币叁拾万元整。归还期,至设备厂收回欠款后归还”。此后,乙厂多次向甲厂索要欠款,甲厂都以未收回设备厂的欠款为由拒不归还。乙厂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厂归还所欠款项。关于人民法院对本案的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诉讼,等待本案涉及的设备厂法定代表人刑事案件的结果
B、因欠条所书明确确立欠条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法院应判决甲厂归还乙厂欠款
C、欠条内容表明借款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能否从设备厂收回欠款是不确定的事实,法院应判决驳回乙厂的诉讼请求
D、欠条内容表明借款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双方所附期限不明确,故该所附期限无效,法院应判决甲厂归还乙厂欠款
答案
C
解析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条件是一个不确定的事实,而期限是一个确定的事实。本题中的合同“归还期,至设备厂收回欠款后归还”。其中,设备厂收回欠款是一个不确定的事实。因此双方的行为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条件成就前,该民事法律行为未生效,法院应判决驳回乙厂的诉讼请求,故本题选C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KV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科目题库军队文职分类
0
公共科目
军队文职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简牍”的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书号、刊号,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加强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我国要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诊秩序。
法律婚姻是指通过法律规定程序结婚的婚姻,作为法律婚姻的对称,事实婚姻是指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未办结婚登记手续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在事实上、客观上形成婚姻关系。区别法律婚姻和事实婚姻的首要标志是()。
齐某夫妻二人生育三个子女,其中一子严重智残,子女都已成年。近年齐某因患病,欠下大笔债务,夫妻生活日益困难,在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问题上与子女发生争执。子女申辩的()理由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社会工作是以制度化的方式向有需要的个人和组织提供有关社会服务的行动体系。在当代社会中,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建构相应的制度体系。而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的建构需要由大量的法规和政策文件具体实现。在此方面,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在环
根据《立法法》,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
你所在的街道为社区失业人员提供相应的社会救助项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目前,街道要针对他们开展一系列的求职辅导活动,帮助他们提高求职能力,掌握劳动技能。问题: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社区失业人员的特点,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随机试题
阅读《往事》(一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死时间表示样品流过色谱柱和检测器所需的最短时间。()
首选用于治疗肺炎之邪犯肺卫证的方剂是
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中,属于计划准备阶段应完成的工作是()。
关于银行与客户之间存款合同与贷款合同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针对性罪犯的管束措施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经典著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人类思想与知识发展进步的历史,正是一个不断回到经典,又从经典再次出发的过程。以素质为导向的国民教育体系,无不以经典的阅读和教育为基础。例如,美国中学和大学里的
Whatdoesthemanwantthewomantodo?
______thepractice,thebestruleistheonethatwork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