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2年单选1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通过电子邮件,将因工作便利获悉的国家经济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甲的行为构成( )。
(2012年单选1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通过电子邮件,将因工作便利获悉的国家经济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甲的行为构成( )。
admin
2019-03-20
57
问题
(2012年单选1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通过电子邮件,将因工作便利获悉的国家经济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甲的行为构成( )。
选项
A、间谍罪
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D、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答案
D
解析
甲将其知悉的国家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可见,选D项。间谍罪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如果行为人明知境外机构是间谍性质的组织,而为其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构成间谍罪;如果境外机构不是间谍组织,或者虽然是间谍组织,但行为人并不知道该境外机构具有间谍性质,而为该机构提供国家秘密的,则应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论处。可见,本题表述并没有交代该境外机构是间谍机构,因此不能认定为甲的行为构成间谍罪。可见,不选A项。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界限,关键看行为服务的对象是境内的组织、机构、人员,还是境外的组织、机构、人员。如果是境外的组织、机构、人员,则应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论处;如果是境内的组织、机构、人员,则应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论处。可见,甲的行为不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可见,不选B项。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区别之一就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必须是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特定对象)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不要求泄露国家秘密给特定的对象。可见,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不选C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Zt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共谋侵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是由谁的行为引起的。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法人不能转让其()。
郭某将孙某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高某见孙某昏迷,趁机将孙某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郭某和高某的行为属于()。
甲和乙之间有借贷关系,后二人结婚。此时,甲、乙之间的债权债务可以因下列哪一情形消灭()。
甲公司铺设管道,在路中挖一深坑,设置了路障和警示标志。乙驾车撞倒全部标志,致丙骑摩托车路经该地时避让不及而驶向人行道,造成丁轻伤。对丁的损失,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
张某和李某定有大米买卖合同,合同订立后,张某就交付了大米货款,约定5天之内来提货。但是,5天后,仍不见张某来。后在报纸上看到张某的亲属登的寻人启事,李某找到张某的亲属要求其提货,张某的家属拒绝提货。于是到当地的公证机关,申请提存这批大米。提存机关认为大米不
简述无效婚姻的情形。
(2012年真题)某村委会主任甲利用职务便利,将国家下拨的扶贫款20万元用于炒股,后因亏损而无法归还。甲的行为构成
甲、乙系邻居。下列情形中,属于甲侵害乙相邻权的有( )。
随机试题
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
消毒供应科(室)人员的道德要求是()
判断小儿体格发育的常用主要指标有()。
A.便色黄或暗绿,有腥臭味B.便次较多,发育不受影响C.黏液脓血便,常伴有发热D.血便或呈“赤豆汤样”便E.便泡沫多,含黏液,豆渣样生理性腹泻
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破产债权的范围?
按照所有制形式的不同来划分,企业的法律形态有()。
100多年来,占人脑10%的神经元一直被认为是形成学习记忆、思维决策等大脑高级功能的“主角”,而占人脑90%的胶质细胞被认为是仅仅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清除等作用的“配角”。但据最新实验结果显示,胶质细胞可直接调控神经元间突触联系来主控学习记忆。虽然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WhatisthebasichonorintakingpartintheOlympicGames?
Completethesentencesbelow.ChooseONEWORDONLYfromthepassageforeachanswer.Correspondencewasheldovera______prio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