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消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
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消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
admin
2014-01-13
33
问题
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消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摘自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学读本》
材料2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
——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利益全球共享。一些欠发达国家与地区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与红利,但是,他们的暂时发展并不能改变经济全球化的长期走势。在“看不见的手”主宰下,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最终导致的是资源向有效率的富裕国家集中,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马太效应”表现的越来越明显,由此导致的反经济全球化浪潮同样有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无论是南美国家出现的拉美化现象还是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都证明经济全球化并不必然带来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永久的繁荣与稳定。
——摘自2008年6月10日《南方日报》
材料4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经济全球化的“软肋”,同时也强化了各国合作应对的意愿。人们认识到,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20世纪30年代那场危机引发了范围广泛的保护主义,进而使危机进一步加深。面对眼下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普遍表示要拒绝保护主义的诱惑。世贸组织各成员纷纷指出,相互隔绝并不能带来经济繁荣,个别政府对保护主义的迁就是胆怯、短视的行为。在合作应对危机的同时,各国也开始寻求解决世界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这将使经济全球化在新的背景下不断发展。
——摘自2009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经济全球化不会停步》
材料5
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我们全面分析判断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6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合作应对是正确选择。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加强沟通、相互支持、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我们应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总体上的一致性、时效性、前瞻性。作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重要有效平台。我们应该大力开展各项实质性合作,加快结构调整,稳定市场,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摘自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的讲话》
材料7
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已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主旋律。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南北差距持续扩大。
——摘自胡锦涛:《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
请回答: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全球化将最终导致资本主义怎样的历史趋势?
选项
答案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把生产社会化推进到更高阶段,在造成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基础,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yOa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时空会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以及物质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这表明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
依据材料1,从认识论上分析说明危难之中见精神。依据材料2,从价值观上分析说明危难之中见精神。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是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结合材料1、材料2和材料3,说明在目前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分配制度?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在现阶段应当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处理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上应当防止哪些错误倾向?
2005年12月5日,中国和日本在东京签署中日长期贸易协议。这是中日两国自1978年首次签订中日长期贸易协议以来,第六次签署类似协议。这次长期贸易协议的核心内容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
下列参与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是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上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从社会主义法律所体现的意志看,它早现出
随机试题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根据需要报告残留物的()等各项性质的变化。
MP3格式的声音文件采用的压缩编码标准是()
下列与血小板收缩功能有关的物质是
真武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乳牙的龋失补牙面数用以下哪种符号表示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纤维状防火材料主要有( )。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有()。
甲乙丙丁四个建筑队分别承担相同的施工任务。由于设备原因,当甲乙丙同时开工时,丁已经干了若干天。经过一番努力,甲用3天,乙用5天,丙用8天,赶上了丁的进度。已知甲的效率是12,乙的效率是8,则丙的效率的______________。
【B1】【B4】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