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用教育相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
试用教育相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
admin
2020-05-04
34
问题
试用教育相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2)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被认为智力低下,但剑桥的博物学者汉斯罗在与达尔文的交往中发现他有很强的观察力,于是亲自推荐他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贝格尔舰的考察航行,后来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选项
答案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方仲永,5岁时就能作诗,这表明他是一个早慧儿童,智力发展早于同龄儿童,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智力超常,而达尔文从小被认为智力一般,没有具备良好的遗传素质。 但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先天的遗传素质只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方仲永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而“泯然众人矣”,达尔文因为有后天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另外,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方仲永在智力方面的发展比较突出,但在非智力方面的发展不尽理想,达尔文智力一般,观察力却很强。这既有先天遗传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有早期教育中单纯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的原因。 总之,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对儿童的发展不能过早地下结论。对儿童的发展不能只着眼于智力因素,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理应遵循的基本做法的掌握情况。材料中方仲永和达尔文的表现是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体现。教育应理性地对待,不能盲目地一时以神童而广为宣传,更不能因一时的学习不适而被认为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无论是儿童过早地表现出了智力的发展,还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应合理地加以引导并采取适当的教育策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HM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教育在于使青年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一论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是苏联教育改革中的里程碑之一。
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
“农民化”和“化农民”是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教育实验按实验控制程度可以分为()
我国古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说法,突出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下列学习类型不属于技能的是
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学术委员会大纲》和《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试述评有关系统知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规定及其实施后果。(2016年)
随机试题
Interlocutor:Now,I’dlikeeachofyoutotalkonyourownforaboutaminute.I’mgoingtogiveeachofyoutwodifferentphot
A.尿中可查到结核杆菌,仅可发现少量白细胞B.尿中可查到结核杆菌,尿液呈酸性,有膀胱刺激症状C.肾积脓D.全身结核症状病理肾结核的特点是
易引起肠内、外并发症肠道传染病的是
赵某在临时被派往某展览馆担任保安时,在一次闭馆前乘机把几幅特别名贵的字画装到盒子里,打开展览馆里的一个井盖扔进去,准备日后来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哪些?
风冷冷凝器通常安装在室外()。
李诫、宇文恺、蒯祥、雷发达四位哲匠分别属于什么朝代?()
联系大学生村官实际,你的收获是什么?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下列哪项技术很好的实现了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在窗体上画一个文本框,名称为Text1,然后编写如下程序:PrivateSubForm_Load() Show Text1.Text="" Text1.SetFocusEndSubPrivateSubForm_Click()
A、Doubtful.B、Supportive.C、Indifferent.D、Objective.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