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TCL谁能走得更远 两家企业都是中国的标杆型企业,国际化都走在了中国企业之先。但是两家公司的管理都还存在

admin2014-07-25  32

问题                                         海尔、TCL谁能走得更远                             
    两家企业都是中国的标杆型企业,国际化都走在了中国企业之先。但是两家公司的管理都还存在不足,它们面临种种困难,都还未能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强势品牌。海尔还不能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海尔2007年1180亿元的销售额,国际贡献不超过40亿美元,占的比例不到20%;TCL则刚在国际化上栽了个大跟头。原因有几个,第一,他们都还没有实现从营销企业向技术企业的转型,一直以来,依靠的是营销拉动,而不是技术拉动。我们看到三星这几年发展很快,其背后是产品周期开发非常快。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国内市场不一样,价格不是成败的决定因素,对品质、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没有攻克技术的壁垒是海尔与TCL的最大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品牌经验还没有建立起来,海尔是中国企业中国际品牌最高的一个,但是在国际上还欠缺,现在是一只脚在国门内,一只脚在国门外,为什么同样是由中国生产的,飞利浦用TCL代工,能卖到几千美元,而我们只能卖到800美元?
    这两家公司的共性大于个性,也是中国家电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企业差异化做得还不够好,两家企业一南一北,面对的消费者和市场是一样的。张瑞敏和李东生,总体来说,也是共性大于差异性。他们都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企业家,都是榜样式的人物,都是理性大于感性,令人尊敬。李东生是一个成熟的人,不夸夸其谈。张瑞敏是一个敢于担当,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烈的人。在理论修养上,张瑞敏要比李东生高,他就能提出休克鱼、斜坡理论。
    TCL的文化氛围比较追求上下平等。而海尔的等级观念比较强一些。前些年,李东生更能包容手下,你能看到TCL许多人站出来说话,但是在海尔,往往只是张瑞敏出来说话。说TCL进入修船期,没错,前几年的挫折太大了,现在在恢复、康复。而海尔用修复来比喻不太准确,应该说海尔在调整期。杨绵绵也说了,前几年一直追求500强企业,现在要追求盈利企业,追求利润。
    对这两家公司未来的预测,如果说有一天跑了100米,海尔应该跑到75~80米,TCL可能跑到60~70米。海尔在国际化的品牌建设上,走在了TcL的前面,海尔坚持做自主品牌,不做代工;TCL还是给人代工的,电视的出口,大多是代工。海尔在品牌建设上超越了TCL,这是它能走更远的原因。
    另外,TCL的国际化,背了两个大包袱,最大的包袱是汤姆逊,CRT电视的时代马上就要结束了,而TCL在墨西哥、泰国和波兰的这三个工厂,产量达到了800万台。现在只是把包袱从背上放到了地下,但是有一天也许会成为重要障碍。工人很多,产量不能上,还消耗财力。海尔在国外建厂,也有包袱,不过没有这么大。
    再者,技术上的突破很难,海尔的处境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要好。海尔有很多专利,但在产品开发上,海尔有了三开门的冰箱,而这是LG最先开发出来的;海尔也有了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在日本和欧洲,3年前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海尔还不是领跑者,而是跟跑者。
    技术的壁垒,是国内企业最大的壁垒。国内只发展应用技术,没有基础技术的积累,造成我们应用技术越多,要缴纳的专利费就越多。2007年,出口美国的多媒体电视下滑,就是这个原因。你问海尔和TCL会否成为下一个30年中国制造的代表?其实有些事情会发生变化,未来30年中国还是不是全球的制造中心?现在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中国也在转型,也许我们会问中国会否成为全球的技术中心,也许将来TCL做得不大,但是靠专利就能卖钱,那就是好事。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课程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海尔和TCL的国际化战略有什么不同?目前困难是什么?

选项

答案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自主品牌,全球生产和销售。TCL的国际化战略主要是代工(贴牌生产)和并购国外品牌,如汤姆逊。 目前的困难主要有: ①国际化道路不是很顺利; ②没有攻克技术的壁垒; ③品牌经验还没建立起来; ④企业没有做出差异化; ⑤国际化背了包袱; ⑥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逼迫中国企业转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SzR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