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1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admin2015-08-05  25

问题 资料1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党和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高层设计是非常完整和系统的。但是我们仍然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道路上积极探索,解决在具体落实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变化中的具体区域、具体环境所面临的没有预想到的困难等。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生存的根本问题。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四个方面,其中,农业生态系统安全是最基本的,因为这是为人类安全提供基本保障的,所以要不惜代价地保护农业生态安全.不能让农业的生产产能和综合产出的水平超出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中国要走自己的农业可持续之路。
    工业污染、城市污水、过度使用化肥……在种种污染源侵蚀下,万物赖以生存的大地如今满目疮痍,土壤安全正岌岌可危。土壤污染问题正逐步动摇我国粮食安全根基,在垃圾围城、土壤重金属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无好地可用、无好粮可吃等问题正引发民众担忧。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农业机械化等关键环节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保障机制,去年粮食总产量达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取得“十连丰”。但高残留、“毒大米”、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频频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已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并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使粮食质量出现信任危机,并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资料2
江苏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多年来能够稳定粮食生产,关键在于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以及一系列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如江苏提出的“一个保护、三个确保”“一免四补”等具体政策措施。
    “一个保护、三个确保”即保护6423万亩基本农田,确保全省粮食种植面积8000万亩左右、确保水稻面积3300万亩、确保实现口粮本省自给的粮食安全目标。“一个保护、三个确保”,实际上相当于地区粮食总量调控的“生产配额”。“一免四补”,即全省免征农业税.同时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补贴,这些也已经极具“定额补贴”的味道。
    江苏这些行政措施,在市、县层面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确保了江苏粮食的安全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使江苏在改革开放后的四次粮食波动中,任凭风浪起,稳住钓鱼台。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江苏现在的使命就是要把粮食生产从行政措施的层面.推进到制度设计的层面,进一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江苏提出的“一个保护、三个确保”“一免四补”是行政措施,同时也是“配额生产、定额补贴”的雏形。今后我们要把这种措施科学地转变为顶层制度设计,即把现在的这种地区配额逐步落实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企业)和农户的配额,然后根据配额实施补贴,这样才能有效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也才能真正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
    实施生产配额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采取配额到家庭农场和农户,然后根据配额实施补贴。通过定额补贴和保护价收购的利益驱动,吸引农户签订合同,自愿参与政府配额,将水稻、小麦等主粮的阶段性必保面积稳定下来,并努力推进优势粮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达国家以控制面积为主的出发点不同.我国实施配额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一定的粮食面积。为了保障农民收入,政府根据粮食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确定农民售粮的目标价格.对出售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的配额内粮食给予直接补助,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主要是稳定和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补贴和价格补贴等措施。在国家财力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加大收入保护水平。政府会根据种粮成本、历年粮食价格水平和国际粮价变化趋势,确定最低保护价,在粮价低于最低保护价时,由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按保护价收购农民出售的粮食,并增加粮食出口;在市场粮价超过正常价格时适量抛售,并适度增加粮食进口,实现对粮食生产的反周期调控。
    在2004年国家改革开放后第四次粮食波动时,为有效避免粮食生产的大起大落和陷人多多少少的怪圈,江苏省提出“配额生产、定额补贴”的粮食生产制度建议,全国50多家报刊进行了登载,多数人比较赞成,但同时觉得农户的种植规模偏小,不易配额。10年后的今天,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土地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江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64.9%)的扩大,直接配额到新型主体和农户已成可能和现实。实施这一制度的切人点,就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直接签订粮食种植合同.然后国家根据实际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对生产者补贴,通过数年磨合,使这一制度成熟、稳定,最后达到“补贴精准性、指向性"的目的。这样,有利于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资料3
    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农业发展提出“要健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表示,政策是好的,关键靠执行,要把科技、政府、市场结合起来,最终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朱英国表示,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要确保粮田不被占用,这就需要统筹协调城镇化和粮食安全的关系。“政策是好的,但还要看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如果协调得好.真正做到城镇化健康发展,那么,城镇化和粮食安全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还应当是统一的.因此现阶段各级政府还要重视协调,不要因为城镇化而占用粮田。”
    与此同时,“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而言也是有贡献的。”朱英国说。
    “因此,现阶段我们还是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改革,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保证和提高农田的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朱英国说。
    其实,农业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的“主人公”归根结底在于农民,“而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真正种田的以老幼病残者居多,因此,我们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让懂得现代化技术,能运用现代化技术的人来种田。”朱英国说。
    在朱英国看来,利用科技发展农业也是未来确保粮食安全的“法宝”。“粮食安全要靠科技创新,不仅要提升粮食产量,更要提升粮食品质,特别是要在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下功夫。做到良种、良法、良产和良态,即粮食品种要好,耕作方法要好,粮食产量要好,生态安全性要好。”
    “因此,保证粮食安全要把科技创新、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粮食安全靠我们自己’的目标。”朱英国说。
    资料4   
    国际社会一直存在“中国粮食威胁论”的声音.世界主要产粮国不断强化对粮食出口的政治干预。近年来,一些粮食主产国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但却将粮价上涨的原因不负责任的归于中国等新兴国家消费的增长。不仅给我国进口粮食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还有巨大的政治压力。
    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表示.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作为粮食口径,2013年中国粮食自给率超过97%,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国不仅没有对世界造成威胁,反而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有所增涨.库存方面也不断增加。进口增加主要原因不是国内出现短缺,而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低于国内,当然也有为满足国内多样化消费需求而适量进口进行品种调剂的因素。
    世界是开放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利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从2010年起,中国粮食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市场离岸价格。为降低成本,一些国内企业加大了粮食进口量。2013年,中国粮食丰收,国际主要产粮国也普遍丰收,国际粮价持续走低。在国际粮价低的时候,适量进口调剂国内余缺,既符合中国国情,也是顺应农产品贸易国际化趋势的现实选择。
    中国适度进口粮食,也是满足国内多样化消费的需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种的多样化需求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供给不足,需要适量进口进行调剂;玉米作为重要的能量饲料、工业原料,也有一定量的进口。
    毕美家说,中国进口的粮食品种主要是作为蛋白饲料的大豆。国际上并不把大豆统计在粮食中,如果单算谷物,中国进口的数量并不大,2013年是1400多万吨.占国内谷物产量的比重不到2.6%,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在4%左右。
    粮食供给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不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也是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保障。可见,“中国粮食威胁论”无从谈起。
    申论要求:
“给定资料4”提到了“中国粮食威胁论”,而国内粮食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土壤连年污染,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都对粮食安全提出严峻挑战,面对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请你以“保粮食稳民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3)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保粮食稳民心 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粮食产业是保安全、保稳定、保民生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粮食产业是第一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础。粮食安全出问题极易引发社会动荡,并可能招致外部威胁和侵害,所以,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审视。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城镇化对土地侵占的内部侵扰和国际社会“中国粮食威胁论”带来的外部压力。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要花大力气解决问题,坚持粮食自给,确保粮食安全,驳斥国际社会不负责任的不实言论。 环境治理,涵养粮食“水源地”。按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坚持走节水增产的道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增强法制管理,明确管理责任,避免生态环境污染;实现农业污染的治理现代化,利用生物技术降解土壤遭受的化学污染,并将可利用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增强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让其了解土壤污染对自己和后代的危害,使之自觉减少农药的过量使用;加强检测检验,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 合理规划.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协调推进。城镇化是社会发展趋势,如何权衡好城镇化进程和粮食安全的问题需要不断思考。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要确保粮田不被占用,这就需要统筹协调城镇化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培养有知识的干部,使其能够运用和贯彻好方针政策,懂得合理规划粮食生产和城镇化的关系.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确保耕地数量。同时,推广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保障农田效益。科学规划和推进城镇化,使其与粮食安全相终一,从而确保粮食安全。 立足国内,开展多边粮食贸易。我国是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进口粮食只是对我国国内生产的补充,必须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鉴于目前世界粮食供给有限、出口政治干预和“粮食武器”等问题存在,我国有必要开展多边粮食贸易。我们要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实现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有机结合。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农产品贸易机构,与多个国家签订粮食进口协议。与部分重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鼓励粮食企业开发国内所有耕地、走出去跨国承包土地,对其提供直接技术援助,建立稳固的国外粮食供给来源.增加粮食安全系数。 粮食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发展和稳定。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执政的头等大事,必须要始终紧绷这根弦,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确保粮食安全,稳民心,促稳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c5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大学生村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