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

admin2022-08-16  71

问题 给定材料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指导建设32家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培育建设20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40个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三全育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为了推进“三全育人”向更深层次发展,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建设贯穿始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
2.北京L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课程思政”。目前,该校所有专业超过千门课程都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超过半数以上的老师在自觉地开展“课程思政”。学校要求全校专业教师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让“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改革同向同行。“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校党委书记H表示。
    2017年10月,北京L大学党委在北京市属高校率先发布了《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2018)》,确定了“学校要有氛围、学院要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课程要有品牌、讲授要有风格、教师要有榜样、成果要有固化”的“七有目标”和“七要工作法”,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举措,全方位推进.有步骤实施。
    “课程思政”怎么切入?“三全育人”怎么落实?H认为应该从四方面具体实施,第一,思路明确,确定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高校根本任务,全方位行动,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持续性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第二,顶层设计清晰,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七有目标”和“七要工作法”一个都不能少。第三,有担当意识,把党委主体责任扛起来,落实“学校要有氛围”是党委书记的主体责任,这也是“七个要有”的核心因素。第四,贯彻落实看行动,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着力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普遍对教师进行思想发动,开展研讨交流,鼓励一部分教师摸索经验先“行动”起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教师党支部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让教师党支部成为课程思政的直接推动者。
    H介绍,下一步,该校将在全校范围继续深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启动专业思政建设,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机制体制的完善,努力构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其中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3.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与学校各项制度进行有机融合和合理优化。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北京K大学,根据方案,建立规范,落实责任,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各项要求融入学校制度体系,融入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使之成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价值准绳和基本遵循。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供给、话语体系、传授形式,积极开展浸入式、渗透式、启发式的“隐性教育”,培育既“叫好”又“叫座”的育人工作品牌。
    不同队伍之间的同向协同是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对此,北京K大学积极构建了“一组三类多支队伍”的沟通协调机制。“一组”,即发挥学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三类”,即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辅结合”协同机制,建立专业课教师、教辅人员、思政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离退休教师队伍等不同队伍之间的“沟通协商”机制,建立不同单位之间的“联席会议”机制等,让各方面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着眼于全面振兴新时代本科教育。坚持“以本为本”,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即全面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让学生更有归属感、让导师更有责任感。
4.北京市教委一直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2012年启动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2014年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以来,陆续推出了系列学生实践活动,在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北京市教委表示,随着改革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活动任务多、管理部门多、电子平台多、经费项目多等问题,学生实践活动目标、内容整体规划不够,组织管理中缺乏统筹协调,亟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2018年,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印发《关于依托社会大课堂完善中小学生实践育人体系的指导意见》,着力改进育人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致力于“健全完善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管理规范、责任落实、保障有力的中小学实践育人体系”。
5.结束了在某公办幼儿园的中班课程,小Z回到家中,从书包里拿出上课的绘本,对爷爷奶奶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袜子》……”入园仅一年多,就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爷爷奶奶对小Z的“汇报表演”很满意,并认为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很高。
    然而,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的小Z爸爸却有自己的担忧。“小Z其实是按照绘本中每一页的文字,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的。”小Z爸爸说,“幼儿园里老师将绘本当成语文课本来教,是一种变相的‘小学化’现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C表示,差异化的人学政策导致学前班热度不减。他举例说,有的小学在幼升小时会对孩子进行测试,只有孩子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英语等方面满足一定条件后才有机会被录取,这就给了家长们报班的动力。
    “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不教拼音、识字,到时候还得找各类辅导班让孩子上。”虽然懂得教育规律,但刚过去的暑假,B大学社会学副教授M仍为3岁的女儿是选择公办园还是民办园的事一直焦虑着。
    选幼儿园、买学区房、砸钱找中介、托关系、以钱择校……M预设起以后可能走的路子,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焦虑,尤其是中产阶级焦虑是导致这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对不可预见的未来,有种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M解释说,“现在35岁左右的中产阶级主要是靠自己打拼翻身的,努力上了个好大学,留在城市,进而有了一番成就,他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了命地想让孩子接受‘更好’乃至‘最好’的教育。”“比较级”下的“焦虑”没有终点。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儿童4600.14万人,幼儿园教职工419.29万人,专任教师243.21万人,按照国家规定的1:9的比例计算,保教人员缺口很大。在一些农村地区,“一师一桌一凳,屋里坐一天”成了民办幼儿园的真实写照。人手不足加上专业知识欠缺,一些幼儿园不得不向幼儿提前灌输小学的课程知识,导致幼儿刚入园就丧失了学习兴趣。即便幼儿教育的缺口相当大,但由丁待遇偏低、缺乏专业认同等,幼师这个岗位的职业吸引力依旧偏低。
    担心小学教师因大部分孩子提前学习过而加快教学进度,是促使家长让孩子提前学习的重要原因。但正规办学的小学,教师部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规范教学,不可能有加快教学进度的现象,反而可能会有因为部分学生没有学会而放慢教学进度的情况。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幼小衔接的一年级,老师们都会估计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别的家长时不时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才艺展示,弹钢琴的、背唐诗宋词的、写毛笔字的……看到别家孩子个个都很出色,自己难免会着急。”D先生的孩子6岁半,今年刚刚进入一年级就读。暑假期间,D先生让孩子提前上了一个月的学前辅导班。说起报班的原因,D先生解释称:“一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幼升小的环境变化,提前感受小学阶段的学习氛围:二是源于自己的焦虑心态,担心小学入学后,孩子跟不上学校节奏,会产生自卑心理。”
6.少儿主题出版近年来渐成规模,主题出版的深刎思想性如何与青少年认知特点有效结合,是少儿主题出版物的重点,也是做好少儿主题出版的难点。2019年7月3日,W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以“英雄照亮时代楷模就在身边”为主题的《“时代楷模”学生读本》出版研讨会,围绕如何为青少年讲好楷模故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研讨。
    “时代楷模”是由中央宣传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自2014年以来,已有近百位个人和集体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W出版社打造的《“时代楷模”学生读本》计划每年出版一辑,每辑10册,一册讲述一个“时代楷模”个人或者集体的故事。
    w出版社社长说:“通过为中小学生讲述中同当代英雄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的立项初衷。”
    该书主编J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有着更多的信息来源,有着更多的自我判断。单纯说教不能引发他们的共鸣。要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正能量的内容,让他们自觉接受。
    “孩子们是幼稚的,但是他们的心灵并不肤浅。”儿童文学作家Q认为,给少年儿童写“时代楷模”的故事,应该有意识地构建一个桥梁,寻找楷模先进事迹与孩子们之间的契合点。
    Q将桥梁定位为英雄的成长故事。“‘时代楷模’也曾面对未知和挑战,然后体验一次次的人生喜悦。”她表示,从成长的体验来看,“时代楷模”与青少年读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Q提出,“时代楷模”来自各行各业,她在写作时不会回避不同职业的专业表述,而是会把专业知识做成令小读者有新鲜感的内容,让“时代楷模”的故事带上鲜明的行业气质,提升故事的价值含量。她认为,突出“时代楷模”的职业信息,还可以为孩子的职业梦想埋下希望的种子。
    主编J提出,创作中要努力把“时代楷模”打造成新时代的明星,让广大青少年知道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
    “作家要理直气壮书写‘时代楷模’。”作者代表、作家N表示,要深入生活,写出触动人心、朴实真挚的故事,用孩子容易接受的对话和场景描写,让他们在看书的时候感到亲切。
    在《“时代楷模”学生读本》的作者队伍中,不仅有作家,还有影视剧的编剧、策划人等。Y就是一位“跨界”作者。他说,适合孩子阅读的故事,短小更要精悍,希望把以前做影视剧编剧、策划的经验,融入作品创作中,让孩子们能够感同身受,记住真切动人的故事。
    其实,融合不仅体现在作者组成上,更是整个项目的关键之处。正如W出版社社长所说,“我们没有把读本简单定位成一套丛书,而是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立体综合的文化出版项目”。为此,w出版社专门成立了主题图书编辑部,依托出版物展开一系列拓展活动,如“时代楷模”进校园宣讲,以“‘时代楷模’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演讲大赛等,同时还会进行相应的数字产品开发。
    W出版社还将策划出版针对外国青少年的中国英雄系列插画读本,参照《“时代楷模”学生读本》,结合外国受众的阅读习惯,传递新时代中国平凡人的英雄故事。
    “期盼该书的作者们能够把‘时代楷模’所代表的高尚情操转化为生动好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孩子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在研讨会上对《“时代楷模”学生读本》提出建议。他同时希望这套读本能既讲究艺术性又不失创新性,在内容上“红”,在形式上“潮”。
7.“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S省A红军小学组织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活动中,学生集体演唱歌曲《东方红》,引来众多家长点赞支持。
    “孩子们怎么样,祖国的未来便怎么样。”S省在30所红军小学中突出红色教育特色,坚持常年开展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听红色报告、唱红色歌曲等活动,还组织学生开展红色远足,走进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地,重温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历史,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
    走进S省C红军小学,随处可见红色印记:校门口矗立有革命英雄纪念墙,教室走廊张贴有英雄人物像,板报橱窗里有红色小故事,上下课铃声是嘹亮的军号声,课前一首歌,也多是红色歌曲。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每个班级门楣上,并不是常见的几年级几班,而是用“红26军某连某班”代替。
    “这里是红26军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根据地,天然带有红色基因。”校长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在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模式,比如开设红色教育课程、开展行走长征路线、评选志向领航星等。
    《红色照金》和《英雄模范读本》两本书,几乎每个人都看过,每名学生都能讲出几个红色故事。“了解红色故事,感悟先辈革命精神,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学校老师说,除了每周一次德育课,学校还定期邀请老革命、老红军给学生讲授革命历史,让他们在现实与历史的碰撞中,感受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
    S省红军小学都有专属红色读本,都和一座革命历史纪念馆联谊共建,定期播放红色电影,每天都要升国旗唱国歌。不少红军小学还在校园内设置铁索桥、腊子口等长征路途上的模型,树立革命英雄的塑像,让学生们经常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牢固确立理想信念。
    在S省,赶上周末或寒暑假,人们在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或红色旅游景区经常可以看到穿着红军服装的小学生讲解革命故事和革命传统。
    从红军小学走出去的师生,身上都打下了深深的红色烙印。2012年,25岁的T在师范毕业后,来到大山深处的L红军小学,作为特岗教师的他,原打算“3年服务期满就离开”,如今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在这里,我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说。
    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S省建成了“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爱国主义军事体验基地”,开设模拟演习、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60余门课程,开放不到一年便吸引3万余名学生来基地“熔火淬炼”,取得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反响。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学处于人生成长的奠基阶段,‘做什么样的人’对其成长成才有深远影响。”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F告诉记者,建设红军小学,就是要让孩子们在灵魂深处打下深深烙印,更好地继承革命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军传人。
8.“没有升学率一定是不行的。不管你怎么说素质教育好,(如果升学率低)老百姓都不会把孩子送来学校。”2019年7月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大学一中学”圆桌论坛上,某中学校长X坦言,转变教育观念是一个系统工程,板子不能打在学校或者培训机构上。要好就业,就得上好大学;要上好大学,就要有好分数。“高考依然改变命运,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X强调。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依然是论坛上被讨论最多的话题。高中校长们有自己的无奈:在短时间内,老百姓让孩子上大学、上好大学的追求不会发生改变。
    X强调,校长要抓升学率,不过要的是“绿色”升学率,也就是不能靠着逼迫学生学习换升学率,而是要点燃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学。
    他的观点得到赞同,要关注高考成绩,但也要关注取得成绩的路径。高中不能把办学着眼点都落在追求高考升学率上,这是“只要今天,不要明天”。
    被高中校长挂在嘴边的高考,如今仍然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G大学教育学院教授R表示,作为量能取才的渠道,高考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的干扰,让落后地区的孩子有机会走出家乡,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知识改变命运,也成为我国社会各阶层的情结。“高考不是最完美的筛选方式,但却是高效而缺陷最少的筛选方式。”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
    “如果你认为升学率高就意味着学校素质教育搞得不好,那是对高考出题人的污蔑。”R强调,高考本身也在考素质,“应试”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R指出,在升学过程中,筛选不可避免,但可以进行面向关键能力的筛选。教育部也曾多次强调,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这也就需要回到现代社会的能力主义基础,探究何为能力,以及如何评测能力。“我们期待学校的过程改革能够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R说。
结合给定材料,围绕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正确,分析深入、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选项

答案 推行“三全育人”培养合格接班人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人才专业培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大学生“跛足前行”。为改变这一现状,党和政府提出“三全育人”的政策方针,夯实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思想基础。 在“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可以增强育人“信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由相关专业教师负责讲解,教学设置较为简单,讲解内容稍显乏味,学生往往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未能落实初衷,反而容易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忽视。推行全员育人,是将授课主体从单个老师,扩充至整个学校。专业老师详细讲解,其他教师躬行示范,全员配合,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实现教学目的,而且还能为整个校园营造良好氛围。课本上看似枯燥的思想,在生活中灵活展现,学生可以更加认同,从而贯彻落实。 在“三全育人”中,全过程育人可以保证育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短期活动。即便每学期都开设一节专业课,也不能保证最终的教学结果。要想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需要高校持之以恒地投入与付出。只有把握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将育人思想贯穿全部过程,才能保证最终的成果。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响应号召,从教材的选择,到师资的设置,再到课程的设计,都将育人作为第一目标,最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在落实“三全育人”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紧盯每一环节。 在“三全育人”中,全方位育人可以延展育人“范围”。全方位育人是指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关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载体、形式日益丰富。开展全方位育人,可以将教学范围从课堂延伸至生活中。目前,我国为加强党员政治素养教育,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 全方位育人,正可学习这种先进经验,为广大高校学生打造无死角的学习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我国已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教育是培育合格人才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我们要深入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为国家的富强与腾飞,培养思想基础牢固、综合素质过硬的合格接班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15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