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故事发生的两个企业: 企业A,某知名企业,现已没落,名字隐去。 企业B,某知名企业,历久不衰,名字隐去。 故事发生的背景: 两企业都有一个工作规定,上午工作到12点,公司分发午饭,吃饭后到13点30分上班,期间可以在休息室休息,也可以去体育

admin2018-09-04  13

问题 案例:
故事发生的两个企业:
企业A,某知名企业,现已没落,名字隐去。
企业B,某知名企业,历久不衰,名字隐去。
故事发生的背景:
    两企业都有一个工作规定,上午工作到12点,公司分发午饭,吃饭后到13点30分上班,期间可以在休息室休息,也可以去体育馆打球,公司提供体育用品。
故事的内容:
    甲员工每天工作到12点准时吃饭,吃完饭必去打羽毛球,然后休息一会,13点30分准时上班,几乎每天都这样。
    乙员工每天工作到12点准时吃饭,几乎从不休息,也不浪费时间运动,偶尔伏案小憩之后继续工作,其工作时间每天都比公司规定的时间要多。
    然后,老总的耳目或者说亲信就对老总说:“乙员工每天都努力工作,他每天的工作量都超过了规定的工作量,很认真,公司需要多一点如此努力和拼命工作的员工,而甲员工每天中午都出去玩一会儿,不如乙员工认真。”
故事中两位老总的处理方法:
    企业A的老总经过亲自观察,最终同意了秘书的话,久而久之越发喜欢乙员工,看不惯懒散的甲员工,后来借故辞退了甲员工,新员工来后却更加努力干活,老总很高兴。
    企业B的老总却说:“两位员工都很优秀,我不会辞退任何一个。”
故事的结局:
    企业A以员工的努力为尺度不断更新员工,最后老实的员工因忍受不了压力和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纷纷离职,而狡猾的员工看透了老总的心思,只是在老总的面前表现自己的拼命和努力,最终竞争机制逐渐混乱,企业没落。
    企业B中的两种员工各司其职,愿意多干多干,不愿多干的完成任务就行,双方其乐融融,团结合作,企业欣欣向荣。
故事的启示:
    企业B的老总说的话就是故事的启示。他说:“甲员工虽然中午喜欢休息和运动,那是他的生活习惯,而且他并没有因此耽误工作,他已完成公司规定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中午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是公司允许的活动休息时间,他是按公司规定办事,没有犯任何错误,我们有什么理由辞退他呢?并且他每天的运动和休息也是为了下午更好地工作,他是个有工作规律和方法的人,这样的人公司很需要。而乙员工每天中午喜欢在公司规定的时间量之外继续工作,这种态度公司很感动,可是这并不是区别员工好坏的尺度。他超量工作可能是因为他渴望学习,渴望进步,这是他的生活态度,他是感到快乐的,可能他内心根本没有想到以此来赢得老总的欣赏和看重,他是纯粹地喜欢工作而已。可是如果我们因此就大力赞赏乙员工而批评没有犯错的甲员工,这一方面会打击甲员工的工作信心和热情,另一方面原本没有任何心机的乙员工也许因此助长了虚荣心,从此他的过量工作就有了一种表现的味道和目的。这非常不利于员工的团结,更可怕的是这种竞争机制会恶化,会出现人人想在领导面前表现和炫耀的局面,那么这个企业就完了。”
结合案例,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在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时,我们应避免哪些问题?

选项

答案①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在某一方面具有显著特征,给考核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影响了考核者对其工作绩效其他方面的判断。 ②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当对一定时期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时,考核者过多地受被考核者近期工作表现的影响,而无法全面考察被考核者在较长时期的工作表现。 ③过分宽容或严厉。过分宽容或严厉是指考核者的考评尺度掌握得过分宽松或严格,多数被考核者都被评为较高或较低的等级。 ④趋中效应。趋中效应是指考核者把多数被考核者的考核结果都集中在中等水平上。 ⑤对比效应。对比效应是指考核者在绩效考核中,把被考核者与前面的被考核者相比较,这种比较影响了对该被考核者的考核结果。 ⑥定势效应。定势效应是指当考核者进行考核时,往往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衡量员工的言行,与自己的理想标准或个人特点相似的,就给予高分,否则就给低分。此案例中,企业A的老总评价员工绩效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定势效应。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AGR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