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者马军曾说过,污染源信息披露的零散、滞后、不完善、不易获取,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信息公开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一些地方,企业排污和环境执法信息,长期以来被打上“敏感”的烙印,不要说政府主动公布,即使是民众上门索取,也并非易事。此前,安徽一家环保组织向该省环

admin2015-05-09  54

问题 环境学者马军曾说过,污染源信息披露的零散、滞后、不完善、不易获取,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信息公开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一些地方,企业排污和环境执法信息,长期以来被打上“敏感”的烙印,不要说政府主动公布,即使是民众上门索取,也并非易事。此前,安徽一家环保组织向该省环保厅申请公开污染企业信息,结果竟然被告知这是“国家机密”。治理环境污染.社会监督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要想社会监督“发力”.公众对于环境污染的知情权必须得到保障。一些发达国家的治污经验表明.信息公开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是:

选项 A、政府不作为是企业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
B、治污需要社会监督.而社会监督的条件是信息公开
C、公众对于环境污染的监督权需要得到保障
D、治污的不力是因为污染源信息披露的不易

答案B

解析 文段由环境学者的话引出环境污染信息公开难问题,由此进一步提出观点——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社会监督,而要想监督发力,公众的知情权必须得到保障。末句进一步强调信息公开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文段围绕“信息公开”问题展开,只有B项明确提到这一信息。故本题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iN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公安招警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