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

admin2018-11-14  33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理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帐户”活动。何为绿色帐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帐户”的实践表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选项

答案(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如何合理的处理垃圾是人们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应。(3分)垃圾成为废物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即放错位置)所造成的。我们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的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2分)(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产生活中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正视矛盾,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当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2分)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把垃圾“变废为宝”可以有很多方法,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出路”(3分)(注:如果考生从矛盾转换的角度论述,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4分。)

解析 (1)第一问要求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原因。题干材料讲的是垃圾给人类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但是垃圾经过重新处理、重新回收,反而变废为宝,实现坏事向好事的转化。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抓住关键词“放错地方”,这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所造成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联系人和自然的中介,实践构成了自然界和人相互联系的现实基础。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依赖自然;另一方面,人和自然之间还有对立的关系。如果人正确的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那就会对人类带来福利。垃圾本来是废弃物品,是没用的东西,但是经过现在高科技的处理,它还可以有用,甚至垃圾可以焚烧,可以发电,成为一种资源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好处。(2)第二问要求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一个“退路”,一个“出路”强调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强调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生产生活中垃圾越来越多,最后埋都没有地方埋了,它就会严重损害人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采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就有可能把垃圾变废为宝,变成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我们在实践中如果没有退路,那我们就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多想出路,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出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lB4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