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admin2019-08-20  26

问题 试析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选项

答案(1)基本观点。 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17世纪,形成于18世纪,19世纪仍有所发展,强调教育应遵循自然,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主要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夸美纽斯首次从教育学的高度论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即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卢梭倡导“归于自然”的教育,认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的就是培养自然人。这种自然人是身心协调发展的、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而绝非野蛮的自然人。 (2)历史意义。 ①重视儿童的研究,确立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深化了对教育对象的认识。 ②所提出的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直观教学方法等丰富了近代西方教学理论。 ③为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奠定了必要基础。 ④对后来新教育、进步教育以及杜威的教育思想都有一定的影响。 (3)局限性。 ①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概念“自然”不甚清晰,缺乏严谨性。 ②一些自然主义教育家用自然现象类比教育现象,失之简单和理想化,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如卢梭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教育的作用。 ③一些自然主义教育家运用类比论证、思辨演绎、经验推理、天才设想等论述儿童教育和教育方法,缺乏科学依据。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外国近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西欧近代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并能够对其思想进行归纳、总结、评价。考生首先要理解不同自然主义教育家的基本观点,由此提炼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然后再对其思想进行批判分析。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和福禄培尔等。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教育应该是有规律的,教育者应遵循这些规律;二是既然教育是有规律的,那么应该努力探明、发现这些规律。卢梭倡导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城市社会的教育,并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只有三种教育圆满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能是良好有效的教育。他提倡遵循自然的消极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从人的本性出发。卢梭的教育思想也有其片面性,对儿童的天性过分影响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教育的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这反映了他的思想的偏激的一面,或者说是反社会的一面。裴斯泰洛齐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了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基础,由此赢得了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的称号。他强调教育必须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其内在各种能力积极主动地发展,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把自然理解为儿童生而俱有的生理、心理的各种能力,这无疑有唯心主义的因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lg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