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12年6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对外出租,该办公楼建造成本为5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
某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12年6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对外出租,该办公楼建造成本为5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
admin
2014-01-17
48
问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12年6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对外出租,该办公楼建造成本为5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选项
A、0
B、50
C、200
D、100
答案
D
解析
2012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5200-200)÷25×6/12=100(万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qf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企业对一项原值为200万元、已提折旧50万元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发生改建支出80万元,均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同时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为35万元。则改建后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长河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该公司2008年8月31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余额为80万元,该借方余额均可用下月的销项税额抵扣。9月份发生如下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1)购买原材
甲工业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6月份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126000元,锅炉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60000元。本月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内容如下:供电车间共提供240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用18000度,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其入账价值。()
企业已经确认的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在转销时,应计入的科目为()。
20×1年1月10日,政府拨付甲企业45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并规定若有结余,留归企业自行支配。20×1年2月1日,甲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大型设备专门用于一科研项目——再生能源发电,研制成功后向国家申请专利。实际成本为3
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一次性收取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当视同销售该项资产,一次性确认收入。()
某企业2002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全年计税工资为400万元,实发工资为35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02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甲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关资料如下:(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7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企业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计算上交所得税金额,即为企业的所得税费用。()
随机试题
著作《规训与惩罚》的作者是()
分户热计量采暖中,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户型以及跃层式建筑的采暖系统为()。
关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的检查,主要应检查下列()内容。
公司申请其发行的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由()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核准。
AS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17%,2007年5月10销售产品一批,每件不含税价款200元,客户购买160件以上可得到商业折扣5%,购买200件以上可得到商业折扣8%,同时规定现金折扣(按含增值税额的售价计算)为2/10,1/20,n/30,某客户一次购买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人们知道鸟类能感觉到地球磁场,所以利用它们进行导航。最近某国科学家发现,鸟类其实是利用右眼“查看”地球磁场的。为检验该理论,当鸟类开始迁徙的时候,该国科学家把一些知更鸟放进一个漏斗形状的壁上涂有标记性物质的笼子里,并给其中一部分知更鸟的一只眼睛戴上一种可屏
已知a>b,且c为正数,那么在下列代数式中正确的是()。
以下数据结构中,()是线性数据结构。
【2011-10】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深入讨论,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科尔伯格等人称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