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计算机
读者(借书证号 C, 姓名 C, 单位 C, 性别 L, 职称 C, 联系电话 C) 借阅(借书证号 C, 总编号 C, 借书日期 D) 统计每个读者借阅图书的次数,若没有借阅过,则显示次数为0,正确的SQL语句是:
读者(借书证号 C, 姓名 C, 单位 C, 性别 L, 职称 C, 联系电话 C) 借阅(借书证号 C, 总编号 C, 借书日期 D) 统计每个读者借阅图书的次数,若没有借阅过,则显示次数为0,正确的SQL语句是:
admin
2015-08-25
99
问题
读者(借书证号 C, 姓名 C, 单位 C, 性别 L, 职称 C, 联系电话 C)
借阅(借书证号 C, 总编号 C, 借书日期 D)
统计每个读者借阅图书的次数,若没有借阅过,则显示次数为0,正确的SQL语句是:
选项
A、SELECT 读者.借书证号, 姓名, COUNT(*) 次数 FROM 读者 LEFT JOIN 借阅 ON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GROUP BY 读者.借书证号
B、SELECT 读者.借书证号, 姓名, COUNT(*) 次数 FROM 读者 JOIN 借阅 ON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GROUP BY 读者.借书证号
C、SELECT 读者.借书证号, 姓名, COUNT(借阅.总编号) 次数 FROM 读者 LEFT JOIN 借阅 ON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GROUP BY 读者.借书证号
D、SELECT 读者.借书证号, 姓名, COUNT(借阅.总编号) 次数 FROM 读者 JOIN 借阅 ON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GROUP BY 读者.借书证号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超链接查询,超链接查询有四种连接方式,其基本格式为:SELECT…FROM 左表 INNER︱LEFT︱RIGHT︱FULL JOIN 右表 ON 连接条件 WHERE 其它条件。左连接除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出现在查询结果中外,第一个表中不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也出现在查询结果中,不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的对应部分为.NULL.。除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出现在查询结果中外,第二个表中不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也出现在查询结果中,不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的对应部分为.NULL.。本题要求若没被借阅过,则返回的次数显示为0,因此应结合COUNT函数,使用LEFT JOIN。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3bp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二级VF题库NCRE全国计算机二级分类
0
二级VF
NCRE全国计算机二级
相关试题推荐
设班级号字段为字符型,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USE学生表INDEXON班级号TOBJHSEEK"1002"DOWHILENOTEOF()DISPLAYSKIPENDDO
使用以下______命令可以启动菜单设计器对菜单进行修改。
SQL语句:SELECT*FROM班级WHERE班级号NOTIN;(SELECT班级号FROM学生)该语句等价于:SELECT*FROM班级WHERENOT______;(SELECT*FROM学生WHERE班级
索引字段值不惟一,应该选择的索引类型为______。
用SQL命令查询选修的每门课程的成绩都高于或等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正确的命令是用SQL语言检索选修课程在5门以上(含5门)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平均成绩,并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序,正确的命令是
关于SQL的超联接查询,说法错误的是
在一个链队中,如果front和rear是队首和队尾的指针,则插入一个结点s(的操作是【】。
全局概念模式的优化在数据库设计的______阶段。
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_____。
顺序存储方法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的存储单元中。
随机试题
木箱苗栽植放稳后,即可以拆除边板,再填土夯实
以下描述破伤风的发病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怀孕9个月的高龄孕妇,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近3天牙冠周围牙龈红肿,触痛明显,此时比较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某城市道路工程因故于2005年8月中止施工,建设单位按规定报告了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2006年11月该工程拟恢复施工,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
关于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目前大量采用的元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都具备()特点。
供应链具有以下()的特征。
境内自然人申请开立B股账户,需先开立B股资金账户。( )
求
Therearesomestepsyoucantakeyourselftoavoidcatchingacold.Contrarytopopularbelief,coldsarenotcausedbyexposu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