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dmin
2016-11-01
84
问题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选项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答案
C
解析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物是观念的集合”是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乔治.贝克莱的观点。他认为通常人们以为存在于心外的自然事物,其实只是观念的集合,并无心外的存在。这是唯心主义观点。
“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是韩非子的哲学观点,说的是不要墨守成规,要看社会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句话指出了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是汉代董仲舒的观点,意即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这句话认为世界是静止的,这是唯心主义观点。
“气者,理之依也”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这是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观点。而“理生万物”意即世界万物均是由“理”而产生的,这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而“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意思是说,读书人尽管不出家门,但是还是能知道天下所发生的事情,体现了世界是可知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由上可知,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Ki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受人力成本与原材料涨价影响,某产品第一季度的总成本比之前上涨了已知人力成本增幅为10%,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增加了.问原材料的涨幅是多少?
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盐水杯中倒出40克盐水,再倒入清水将杯倒满,这样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两家售货亭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商品。一星期后,甲售货亭把售价降低了20%,再过一星期又提高了40%;乙售货亭只在两星期后提价20%。这时两家售货亭的售价相比()。
某市夏季高峰期对居民用电采用如下办法收取电费: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的部分.按0.4元/度收费;超过50度的部分,按0.8元/度收费。该市一户居民去年夏季高峰期有一个月的电费为32元,问该户居民用电多少度?
现代社会的美德建设不能__________停留在传统社会个人修养倡导的层面.而应该置于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促进公民社会成熟过程中进行美德建设。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互补理论:两个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比较________.而在才能和兴趣方面有所不同,这样既会彼此欣赏,又能________,相处也比较舒服,做起事来也会比较和谐。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书法史上.书圣王羲之的影响力无人能及,其书风奠定了中国书法的根本.也是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对象。这次出现的《大报帖》是________的有关王羲之书法的珍贵资料之一.对研究王羲之书法具有重要意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士甚至临床心理从业者忽略。人们很难意识到.行为的变化有一部分是随机因素引起的,因此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个案的行为。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表示自己可以在个体层次上进行心理预测,是临床心理学家常犯的错误。这段
某单位举行趣味体育比赛,共组织了甲、乙、丙、丁4个队。比赛共5项,每项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第四名不得分。已知甲队获得了3次第一名,乙队获得了3次第二名.那么得分最少的队的分数不可能超过多少分?
一场激烈紧张的围棋赛事结束了,选手张行以微弱优势险胜对手,赛后面对媒体的采访时,张行_________道:“好险好险,赢得真不容易”。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机试题
一般而言,增长类股票公司会支付较高的红利;相反地,非增长型股票公司会支付较低的红利。( )
下列跨膜转运的方式中,不出现饱和现象的是
设f(x)=(3x—1)(x—1)(x—5)(x一7),则方程f’(x)=0有__________个实根.
A.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B.血压升高,左心室肥厚C.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D.内膜心肌纤维化E.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表现是
以下有关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合同中,免责条款有效的是()。
在计算机中表示存储容量时,1兆(M)是()。
下列关于有效市场的论述中,说法正确的有()。
无记名股票与记名股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上。
在辞书的编纂过程中,存在所谓“共识”问题。因而做出完全相同的释义是可能的,但也是有限度的,绝不能用所谓的“共识”给自己的抄袭行为开脱。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辞书编纂过程中,()。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