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选做题I: 中国在崛起,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中国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国内生产总值由25年前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亿美元增加到8512亿美元;利用外资由几乎零累计达到679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67亿美
选做题I: 中国在崛起,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中国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国内生产总值由25年前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亿美元增加到8512亿美元;利用外资由几乎零累计达到679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67亿美
admin
2013-12-29
28
问题
选做题I:
中国在崛起,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中国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国内生产总值由25年前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亿美元增加到8512亿美元;利用外资由几乎零累计达到679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高速公路由零公里增加到29800公里;电话用户由192万户增加到2.6亿户,移动电话也是2.6亿户。多种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贫困人口由2.5亿降到3000万。从1989年到2003年的15年中,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不景气和“非典”的不利影响,年均增长仍达8.8%。普遍认为,中国快速发展势头还将继续,在今后二三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伴随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亚洲和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摘自《新华网》(2004-2-20)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世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选做题II:
俄罗斯和中国都进行了改革,但是中国的改革成就大于俄罗斯。试比较两国改革的异同。
选项
答案
选做题I: (1)中国的崛起是个稳定的因素、发展的因素、和平的因素。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世界来说,是一种机遇,而不是威胁。 (2)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带给亚太地区的是巨大的历史机遇而不是威胁。这种巨大的历史机遇同时来自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外交政策与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建设的理性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在历史上深受战争和内乱之苦难,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重要,和平有利于亚太地区发展稳定。 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则是亚洲和平崛起的一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得益于亚洲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发展,而且意味着中国作为亚洲一员,将会对亚洲其他国家首先是周边国家的发展、繁荣和稳定,发挥愈益积极有益的作用。 (3)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欧洲以及中欧关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在发展的问题上,欧洲和中国一样,都处在和平崛起的进程中。第二,在国际战略观上,欧洲与中国有许多共同点。欧洲与中国都希望营造一个和平发展、互信互利、造福人类的国际环境。都赞成多边主义,主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求维护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以法治的精神改革现存国际秩序中的不合理成分,以长远的眼光推进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中欧之间的互利合作。 (4)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意义。第一,中国的和平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中国的崛起及“10+1”、“10+3”等经济合作机制的启动与发展,将促进整个亚洲的崛起。第二,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推动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中国是霸权主义的反对者、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提倡者和多极格局的促进者,所以,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将有利于世界的均衡与稳定。第三,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中国崛起的手段是和平的,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选做题II: (1)由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9年增长293%,而同一时期俄罗斯经济增长57.3%。总结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的经验,应当指出,无论是在具体的经济成果上,还是在社会发展经济模式的生命力上,中国都大大超过了俄罗斯。 (2)中俄两国经济体制改革比较。 第一,所有制改革。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运用股份制的管理形式和建立公司管理体制。而俄罗斯试图通过私有化将国有制改为多种形式的私有制。 第二,农业改革。中国农业改革为土地为集体所有,实行家庭承包,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农民得到了完全的经营自主权,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俄罗斯的农场没有得到发展不是因为没有私有的土地,而是没有足够的积累,银行贷款利率高,工业产品和农机价格昂贵,地方领导恣意妄为。 第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企业改革中企业逐渐变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俄罗斯对企业管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中国企业的改革经验表明,重要的不是企业的迅速私有化,不是国家放弃所有干预,而是逐步地从指令性管理过渡到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指导性管理。 第四,市场体制改革。俄罗斯为了形成市场环境利用了价格放开的纯货币主义方式,引发原材料、设备和消费品价格暴涨。中国的经验是在市场条件下建立价格形成体系。由于国家控制价格和保留对主要原材料的指导性价格,中国在80~90年代成功降低通胀率。 第五,宏观经济调控体制的改革。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财政体系的改革。中国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作用依然重要。在俄罗斯出现了依靠生产资本建立起来的众多银行,银行贷款利息高期限短。同时由于高通胀和价格猛涨,国内市场大大减少了对俄罗斯产品的需求,沉重打击了本国工业和国家财政收入,导致国家财政出现问题。 第六,社会改革。70年代末中国逐步取消了收入的平均主义原则。现在中国存在着下岗职工和流动人口两个主要社会问题。在俄罗斯,由于私有化和结构改革,出现了失业,贫富悬殊加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第七,对外经济改革。中国认为对外开放是经济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保障了国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中国大量吸引和利用外国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外经贸合作利用外部和内部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俄罗斯改革以来外贸活动没有得到改善,俄罗斯的出口仍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进口仍是消费品。外国对俄罗斯的投资很少。 (3)两国改革的相同点为:改革的目标相同,即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而不同点在于中国从改革初就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认真进行了改革的理论总结;而俄罗斯则基本上是对西方的盲目照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ROa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正确认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属于
毛泽东提出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何在?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
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100万元,其中购买劳动力部分为40万元,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50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为17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2005年6月30日至7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有
“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在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被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必然导致()
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特点有
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宏观调控工作不能放松。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毛泽东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句话说明
随机试题
溃疡性结肠炎必有的症状是()
治疗坐骨神经痛应选取的主穴为
下列有关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口服地西泮不能应用于
薄、楔束的功能是
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如果有被告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其拘传。人民法院依法拘传被告人下列做法哪些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按照PDCA循环开展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时,P阶段的工作内容是()。
货物查验结束后,报关员在阅读“海关进出境货物查验记录单”时,应注意的情况包括()。
某公司月成本考核例会上,各部门经理正在讨论、认定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责任部门。根据你的判断,该责任部门应是()。
ShouldPetsBeForbiddeninDormitory?1.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寝室养宠物2.有人赞成,有人则反对3.我的观点
最新回复
(
0
)